gdp

人均GDP就是人均产值吗?

人均产值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也就是人均GDP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时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1、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2、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3、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平均人口的计算:平均人口是某年内各个时点人口的平均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年中人口数都属于时点人口指标,反映某一时点(年初、年末、年中)的人口规模,不能反映一年的人口规模。年平均人口数则能综合反映全年的人口规模,属于时期人口指标。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年末人口)÷2年平均人口数也可直接用年中人口数代替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有何意义?

引言:小编认为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教育程度,如果国家的教育程度非常优秀的话,那么会把这个国家的青少年教育成一批非常成功的,有力量的青少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希望,青少年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国家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一块内容,也是国家每年会花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发展这一块内容。我国一直都很注重青少年的发展,这关系国家的未来的发展。所以,小编认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在连续十年都可以保持百分之四以上,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明白国家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在GDP占很大的比重有很大的意义就需要先明白青年对于祖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意义,青年是未来最重要的一群人类,他是未来帮助发展,促进祖国强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没有他们,祖国是不可能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所以青年对于祖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祖国的希望。然后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只有青年发展的好了,祖国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想要祖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就需要把青年发展成德智体美都完美的一类人。如果想要把青年发展的非常好,就需要对青年付出很大的努力,就需要在精力和财力这方面给予青年足够的支持,让青年可以在一个非常优越且安全的环境里进行发展,青年发展的好,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最后,小编在这里祝愿国家可以持续把青年的教育看着国家重要的一部分。对青年的教育投以更大的关注,也希望青年可以不负国家的期待,在未来努力的帮助国家发展,实现国家的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

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 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 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1 近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占GDP比例为4.22%。“十三五”期间持续做到“不低于4%”,这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 “十三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16.06万亿元,年均增长7.02%,2020年达到36310.47亿元,比2015年增长40.4%。 全国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2.3%,2020年达到9410.76元,比2015年增长76.48%; 全国普通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5.08%,2020年达到12330.58元,比2015年增长28.13%; 全国普通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5.81%,2020年达到17803.6元,比2015年增长32.64%; 全国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8.45%,2020年达到18671.83元,比2015年增长49.99%;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5.56%,2020年达到17446.93元,比2015年增长31.0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89%,2020年达到22407.39元,比2015年增长15.33%。 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2 日前,从教育部网站可以看到,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占GDP比例为4.22%。 这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 实事求是讲,对于我们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国土广大、经济发展处于爬坡过坎阶段的国家来说,4%已经不容易了。国家就像一个大家长,医疗、体育、文化、交通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所以要考虑平衡,因为蛋糕就那么大,而教育只是360行里边的其中一行。 但是不是说,4%已经到头了,不能提升了,不是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经费的.投入比例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向5%迈进。 在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说,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已达4.1%,建议提高到5%。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说过,很多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6%。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投入占比应该越来越高,4%“绝对不是最高点”,他赞成逐步提高比例的建议。 从总体上看,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教育也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教育经费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资源配置方向需要调整,配置效益需要提高。 教育经费支出已连续九年占GDP比例4%以上3 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排行榜中,一共有235所大学上榜,前23所大学均为原985工程大学,经费排行榜的前三甲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310亿经费傲居首位。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以216和191位列第二第三,其中清华大学是唯一一所超过300亿的大学,浙江大学也是除清华外唯一一所超过200的高校。前十的排名中C9联盟就独占其六,且前十的高校每所经费都超过100亿。此外郑州大学以63亿位居24,是原211工程大学中经费最多的,超过部分985工程大学,由此可见985/211工程大学在经费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可是有一所双非大学却以60亿的经费投入,拿到了排行榜27的位置,排位超过了7所985和大部分211,位居所有双非大学之首,他就是深圳大学。 记者从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九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时期,教育财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绩,五年来,保障发展的水平更高了,促进公平的措施更实了,提升质量的导向更强了,推进改革的力度更大了。 “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充分发挥教育财务支撑、助力和引导作用,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会议要求,各级教育财务要科学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4%目标任务,确保全年预算足额落实到位,积极争取更多新增财力,加大对省以下支出责任落实的督促指导力度。同时,要突出目标导向,教育投入首先要保“十四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要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突出结果导向,检验教育投入的效果。

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多少?

占GDP的6.321%。2015年美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10240亿美元,GDP是161979.6亿美元,2015年美国GDP 170000亿美元 军费5900亿 再加200多亿战争经费 占比3.6%左右,这两大开支也是全美最重要的两大开支,占比虽然看起来不大,实际上经费远超预期扩展资料:教育规定在美国,16-18岁之前必须在学校就读。现在许多州要求必须就读到18岁。有些州只规定必须就读到14岁。学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就读。在多数公立和私立学校,教育分为3级水平:小学、初中和高中。在联合国的一个21个国家的教育索引中,美国得分为99.9,排名世界第一。7660万学生在16个年级就读。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有520万人(10.4%)在私立学校就读。在该国成年人口中,有85%达到中学毕业,27%获得学士学位以上学位。根据2002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大学毕业年收入平均为45,400美元,超过平均水平10,000美元。2015年美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10240亿美元,GDP是161979.6亿美元,比例为6.321%。2016年3月数据表明美国人口约3.23亿,以此为基数计得美国2015年政府人均教育支出约3170.28美元。2015年中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26271.88亿元人民币,GDP是 676708亿元人民币,比例为3.88%。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口约13.75亿,以此为基数计得中国政府人均教育支出1910.68元人民币,按2015年平均汇率6.2284元人民币兑1美元计,折合约306.77美元,约为美国人均水平的9.68%。从支出总额看,26271.88亿人民币约折合4218.08亿美元,达到美国的45.19%。当然,以上比较均是以名义汇率进行的,若以经合组织2014年发布的平价购买力标准计算,3.606元人民币相当于1美元,则中国教育总支出26271.88亿人民币约折合7285.60亿美元,达到美国的71.15%;中国人均529.86美元,为美国人均水平的16.71%。

如何理解肯尼迪对于GDP的讲话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无论政界企界学术界,普遍认为已经持续了20年的高增长,必不能再持续。管理世界杂志社因此召开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学术研讨会,并随后将刘鹤,易纲,宋国青,樊纲,王小鲁,张平等人的工作论文,发表在2017年第一期杂志上。刘鹤当时还是国家信息中心主任,他的文章名为《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两个观念的澄清》。通篇文章只有一页,没有任何数字或表格,但其论断在之后二十年,基本证实。刘鹤在开头态度就非常明确,中国的长期高增长仍然可持续!这观点在当时,曲高和寡,风险极高。尽管今天回头看确实如此。“有人认为,增长不重要,效益和质量才重要,这种说法实际在犯逻辑错误:在一个买方市场已经出现的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对此,这里不再做具体解释”。很简洁,很霸气,针对的是易纲(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其文章紧随刘鹤之后,名为《中国经济增长应该强调质量》)。老朴反复研读,认为刘鹤文章中的潜台词,就是增长对于当时的中国最重要,效益和质量推后。

2022年北京市人均gdp

190091元。根据国家财政网公示2022年北京市人均gdp是190091元。排名全国第一,从北京市人均gdp就可以看出北京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均gdp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求问工业总产值和GDP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2、统计的范围不同GDP是统计了全部经济活动,包括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而工业总产值,只是计算工业企业的工业品总价值量。GDP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成本=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属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所以工业总产值比GDP高还是低都正常的,工业产值高主要代表工业化水平较高,农业比例低,第三产业比重低。3、计算不同生产总值 = 私人消费 + 投资 + 政府消费支出 +(出口 - 进口)工业总产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业总产值百度百科-GDP

为什么广东、江苏、山东成为GDP最高的三个省

位列中国地区经济总量前三的广东、江苏、山东在2009年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最新的数据显示,它们在去年经济增长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砥柱作用依然明显。 昨日,山东省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山东省省长姜大明透露,去年该省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同比增长11.9%。前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去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信息也表明,去年广东省实现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高出年初预定指标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前三位的经济大省在去年都“业绩不俗”,超过了全国平均8.7%的增速。而在前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沿海外向型省份普遍被认为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区域,对2009年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甚浓。去年V形发展明显这三个经济大省中,除了江苏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较快增长外,广东和山东两省经济形势V形发展的形态明显。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增长数据分别是7.0%、9.9%和10.5%。广东从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到全年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曲线也走出一个“V”字形。江苏省去年经济增长的“落起”幅度则相应小些。统计数据表明,该省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是10.2%、11.2%和11.7%。经济大省对全国经济全局至关重要。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字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万亿元,而上述三省生产总值数字相加有10.6万亿元,占到全国生产总值的三成多。投资拉动作用大投资拉动对经济大省去年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2009年,全省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31亿元,增长23.3%。”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山东省)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6463.5亿元,是上年的2.1倍。”江苏统计局局长张卫东在前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我们初步测算,全省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9%,比上一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对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的情况是,去年前11个月广东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22亿元,同比增长19.2%。调结构成今年重点在完成保增长的任务之后,“调结构”成为经济大省今年的重要任务。姜大明在昨日的报告中,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10%,这比去年的实际增长低了近2个百分点。他将调结构形容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工夫,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与此同时,广东2010年的发展目标也有所下调:GDP增9%左右。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则在该省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表示:(广东省)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毫不动摇地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自主创新。通过一年努力,结构调整有力有效,成为去年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黄华华强调,确定生产总值9%的增长目标,是要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牢基础。江苏省虽然还没有透露今年的发展目标,不过,张卫东前日也说,2010年,江苏要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分析GDP增长情况?

GDP增长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为度量标准的经济发展情况。从经济学原理出发,以下是我对GDP增长的分析:生产要素:增长率高的国家通常表现出生产性要素利用效率较高。就业率、资本投资等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技能培训和教育机会,激励并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和设备的投入。投资水平:高水平的投资支出往往会促进GDP增长。根据投资回报比,国内外部资本吸引能够提高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此外,政府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也可以促进投资活动,并制定更加优化的投资政策,促进贸易活动。技术进步: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产品和服务得到了明显的升级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这些创新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逐渐显现,进而促进了GDP的增长。外部环境:政府在外部考虑进口和出口,比如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保护本国产业的同时可以实现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当一些国家的GDP表现强劲且发达经济体内部形势稳定时,它们通常有更强大的能力支持和投资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促进多边贸易活动,并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综上所述,经济学原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来解释GDP增长,但需要根据每个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促进。

宏观经济学中GDP的主要特征与分析功能是什么?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  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第二,不能反应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第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

D 试题分析: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劳动报酬增长,能够提高分配率,故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涉及的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不符合题中分配率,故排除。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不能提高分配率,故排除。

请问工业总产值和GDP有什么区别啊?

1、概念不同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2、统计的范围不同GDP是统计了全部经济活动,包括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而工业总产值,只是计算工业企业的工业品总价值量。GDP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成本=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属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所以工业总产值比GDP高还是低都正常的,工业产值高主要代表工业化水平较高,农业比例低,第三产业比重低。3、计算不同生产总值 = 私人消费 + 投资 + 政府消费支出 +(出口 - 进口)工业总产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业总产值百度百科-GDP

请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什么关系?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与建筑业增加值有什么关系?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集体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国防、人防基本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这个和楼主所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有区别的。我也讲不清楚,本人不是没有学过经济学,只是在建筑施工时去缴纳过建安税等等,稍微有点接触。至于推荐这方面书籍的话,我建议楼主去找找这本《纳税筹划案例精讲与分析》应该蛮不错,或许会对你有帮助,这是链接:http://wenku.baidu.com/view/51093b6c1eb91a37f1115c4e.html你也可以到百度文库进行查找。

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者的关系:1、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表示未来形成经济发展的投入增加,未来GDP的产出就会增加2、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形成当前GDP的投入增加,使眼下的GDP立即增加3、固定资产投资既产生当期的GDP增量,又带来远期的GDP增量,双重效应。扩展资料: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局部更新的大修理作为日常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门槛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自1996年建立以来,对改善宏观调控、调节投资总量、调整投资结构、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等,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为应对当时经济过热适当调高了比例,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适度调低了相关比例。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2015年9月印发《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此次调整,围绕优化投资结构,对2009年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合理降低投资门槛,有利于提高投资能力,增加有效投资,加快补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其他发展“短板”,通过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此次调整主要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总体调低。除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外,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总体调低5%。二是有扶有控。适度调低有利于增加有效投资行业领域的项目资本金比例,比如,关系国计民生的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项目,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以及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同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急需的停车场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批准、情况特殊的国家重大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可比规定比例再适当减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继续执行原有的较高资本金比例。三是独立审贷。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独立审贷,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22%。据光明网显示,2022年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2%,比2021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财政还是发力的。财政支出,也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自身的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社会资源的支配和使用。

为什么中国的GDP要保持高速增长?

GDP的低速增长或者负增长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害。首先是经济负增长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而如果失业率上升,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只有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每年的就业人口。再次,只有GPD的高速增长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生活水平,经济的低速增长或者负增长会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得提高,甚至下降。

什么是GDP?我国GDP核算及其意义?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1.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2.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3.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1、GDP核算的意义(1)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有3个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这三个指标都与GDP有密切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是GDP紧缩指数,失业率中的奥肯定律表明当GDP增长大于2.25个百分点时,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就降低0.5个百分点。(2)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如制订战略目标、计划规划和财政金融政策时,都以达到一定数量的GDP为标准。(3)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如承担联合国会费;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关,如世界银行根据GDP来划分给予优惠的标准。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首先,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其次,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第三,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 第四,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第五,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 第六,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最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存在 一种(  )变动的关系。

【答案】:B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可以用奥肯定律来说明。奥肯定律是以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的名字命名的,他发现在失业率变动与GDP缺口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

亚投行股权为什么以gdp分配比例的基础

  官方消息明确,亚投行的股权分配将以GDP为基础,其中亚洲成员的股权占比可能在70%到75%之间,亚洲以外国家分配剩余的25%到30%股权。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基本已成定局。当然,随着成员国数量增加,每一个国家的股份比例都会下降,中国也不例外。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不仅将夯实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在各类商业投资中潜力巨大,增长带动力强。中国所以发起组建亚投行这个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性机构,目的主要是从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考虑的。因为,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才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先行,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巨大变化的。而从亚洲国家的现状来看,印度、印尼等国家,都在基础设施方面严重滞后,这已严重拖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后腿。如果亚投行能为这些国家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那么,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就会很快得到改善。

日本的GDP是全球第三了,为什么它的财政赤字还是那么大?

日本的财政赤字问题是近10几年来才开始显现出来的。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它的国库非常的丰润,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度很少,1990年到94年日本政府甚至没有发行国债。但随着9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崩溃,税收收入大幅减少,日本每年新发行的国债额度累积开始超过GDP。加上经济危机、社会老龄化以及少子化问题所引起的社会福利保障费用的逐年增加等问题的影响,日本的国债一直呈上升趋势。据日本财务省发表的数据,截至2009财年,日本国债总额已增至将近88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的数据,日本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9%,位列于发达国家的前列。

绿色GDP与传统GDP的关系

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地下。人口数量地下。人口数量时空、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下面网址的内容是我以前在中国发展门户网上看到过的,可以作为楼主继续操考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绿色gdp何时"上位

  早在2004年,中国就在政府层面提出用绿色GDP指数取代原有的GDP指数,但并未能取得应用。在客观核算和主观观念因素上都存在阻力。  资源、环境的资产定价核算难。我国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很多资产的定价不是按照市场定价的,这样一来,绿色GDP的核算就出入很大。目前各方面的专家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与方法,尽管各有侧重,但也各有缺陷,只能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主观方面,绿色GDP的实施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对于GDP考核正在逐渐淡化。随着今年2月份各地两会的陆续召开,各地今年的GDP预期目标均已出炉,下调增速成为“新常态”。除西藏的目标与去年持平外,河北等29个省级行政区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上海则干脆只提出了“经济平稳增长”,首个提出取消GDP考核。各省纷纷下调GDP的增长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盲目追求GDP的规模和速度,向注重GDP的效益增长方向转变。  不过GDP增长目标的下调或取消只能算作一个开始,“后面出台的考核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是否真正考虑了生态环境因素才是关键”。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低。()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绿色gdp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这是为了

D 绿色GDP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应选D。

绿色GDP的实践措施

上世纪90年代初,只有挪威要求在财会年报中披露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采用的计量方法。然而不到10年,许多国家已非常重视绿色GDP的实施,即从GDP中挤出水分——环境污染负债、生态赤字和资源损耗等,如建设一个工厂需砍掉一片森林,那必须在另外一处种活同一片森林,才允许开工。又如排污收费(治理污染的费用)在许多国家也很健全。澳大利亚等国进口我国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时,要加收垃圾处理费。因为这些物品最终将变成垃圾,需要处理,否则就污染环境。这其实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绿色核算就是把资源环境资本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和会计科目中,用以表示社会真实财富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英国经济学家沃夫德曾尖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在减少,总体资本就可能是零值甚至是负值,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沿淮河曾建有一千五百多个小造纸厂,其产值给当地 GDP带来增长的业绩。但小造纸厂造成的污染使沿河流域1.2亿百姓喝不上净水。如果治理就要花钱,但GDP中却没有体现。2002年4月,世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峰会在阿尔巴尼亚召开,会上牛文元教授用“绿色 GDP”的理论来解释可持续发展,把它化解为5个指标:①单位GDP的排污量;②单位GDP的能耗量;③单位GDP的水耗量④单位GDP投入教育的比例;⑤人均创造GDP的数值,创造越高,说明社会越发展。这5个指标被与会的一百多个国家接受并作为大会宣言发表。这5个量化的指标,让我们对挂在口头上多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了真正的理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探索性标准。

绿色gdp将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成本对吗

绿色GDP 将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是对的。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资源成本的计算相对会比较简单。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量。扩展资料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色GDP

GDP与“绿色”GDP,及“橙色”GDP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GDP与绿色这一笔以及层次这个月之间的人工关系GDP绿色就是说他这个环保与卫生,然后这个橙色GDP就是这个金钱财富。

GDP存在哪些缺陷?为什么提出绿色GDP?

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考察和评价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仅凭GDP这一指标来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GDP核算以市场活动为主体,它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尺度是市场价格,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存在市场价格,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这些投入成本远不能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同国家的产品质量、拥有的品牌数量差异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排放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GDP没有反映出这些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高低,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但由于GDP只计算市场化的家务劳动,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GDP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由于GDP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它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更不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指标,它只是利用这几种收入形式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例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自然资源,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GDP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国际上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计算绿色GDP,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绿色GDP数据。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由于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状况,从而它不能反映这些方面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三是由于GDP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它不能反映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把GDP的缺点答一下,不就是提出绿色GDP的原因吗

绿色GDP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优缺点是什么?

什么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此指标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优缺点是什么?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考察和评价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仅凭GDP这一指标来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总之,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受字数限制,供参考。

试评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为什么要用绿色GDP代替GDP?

绿色GDP是代表国民经济增长的纯正经济指标。因为他扣除了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用他代替GDP可以使国民收入更能实际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什么是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的概念  绿色GDP泛指在一国(或地区)扣减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其中,资源耗减成本又称资源成本,它指在核算期内由一国所有常住机构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实体性”物量耗减,包括资源的经济使用和其他物量耗减:环境降级成本又称环境成本。它指在核算期内由一国所有常住机构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功能性、生态效能性”服务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成本和生态建设成本。  3 发展绿色GDP 促进可持续发展  3.1 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改善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注定要成为无根之木。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片面地追求GDP的发展,造成人居环境的持续恶化,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大气的污染、沙尘暴的肆虐、河湖水质的下降、厄尔尼诺现象的频发、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这些都是环境恶化的例子。在此情况下,国家承受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  3.2 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还处于化阶段,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我国转变工业生产增长方式,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质量型的方式上来。

对绿色GDP的认识

绿色GDP是环境经济学的范畴。它的目标值是随着GDP的增长,环境质量不能降低,也就是说GDP增长对环境的边际负效用至少不大于零。这就是对您问题中所谓存量范畴的解读。现实中,由于:1,市场失灵使得交易行为不能完全被市场覆盖、使得生产活动的外部成本加大、使得监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加大,等等,从而,市场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加大了GDP增长对环境的边际负效用;2,政府失灵使得监管行为也退化成了一种交易行为、使得经济活动中的道德指数降低、使得政府干预不作为或者无效,等等,从而GDP增长的外部成本无人买单,造成环境的恶化,这确实加大了生态效益为负值的可能。上述现象表明,人类的经济学依旧停留在以GDP为核心的理念中,其实践意义就是自然必须为人类服务,对绿色的保持仅仅是为了GDP的后续发展,而不是为了大自然本身。在这种状态下,事实上即使GDP增长对环境的边际负效用不大于零,只要生态效益不增加,也会对地球形成生态欠账。所以 ,竭泽而渔,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注重生态效益,这种思维是严重的对自然本真逆序的悖离,是宇宙道德的缺失。我们的经济学不能仅限于绿色GDP,即GDP增长对环境的边际负效用不大于零,而应该扩展为GDP的目标值必须是生态效益的增加。我们的理念应该突破仅限于人类幸福的范畴,扩展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持续发展。

我国重视发展绿色gdp有什么重大意义.政治

首先,推行绿色GDP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发展思路的最佳切入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丰富和补充,更加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绿色GDP核算弥补了传统GDP核算的不足,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正是适应新的发展观的要求。 其次,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由于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GDP增长而不顾代价,破坏环境、过度耗减资源的行为。实施绿色GDP核算,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将会从根本上转变各级干部的政绩观,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第三,实施绿色GDP核算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过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如果不注意合理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必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首先,与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国的许多资源都处于短缺状态。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处于粗放阶段,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例如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许多,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若干倍。2003年,按汇率法计算,我国GDP只占全世界GDP的3.8%,但消耗的钢材、煤炭、水泥则分别相当于2001年世界总产量的36%、30%和55%。 第三, 有些地方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不注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过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草原面积减少;过度采伐树木,造成森林面积下降,水土严重流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地面沉降;过度排放污染物质,造成江河湖海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因此,只有尽快实施绿色GDP核算,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能更好地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行监控和评价,有效地遏止生态成本的增长,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全面改善。

“绿色GDP”与以往的GDP相比,它的意义在哪里?

绿色GDP是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绿色GDP的提出,是由于从单纯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甚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也能增加GDP,因此,应该从GDP中扣除那些降低国民环境福利水平的因素,建立绿色GDP。 一、绿色GDP的意义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付出了多大的环境代价,从而可以使我们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以后绿色GDP研究成熟并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能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公共信息,必将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使政府从热衷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做好发展规划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绿色GDP的难点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致力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学术界围绕绿色GDP还有许多争论,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尝试绿色GDP,但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 从技术难点上说,GDP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由于环境要素大部分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所以如何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就是一个难点。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出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达出原木的价格,但是森林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减少,这个损失没有市场价格,就难以确定其价值。专家们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可以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完善。 从观念的难点上说,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绿色GDP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真实净福利,实施绿色GDP,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改变了,扣除了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就会大大下降,这就要使人们的观念逐步有一个转变。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 三、中国开展绿色GDP研究的进展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已联合成立了一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工作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和顾问组,正在开展以下工作: 1.搭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框架建立将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的、分布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2.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方案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卫星帐户的环境资源核算方案初步设计方案》,拟进一步完善,争取2004~2005年期间建立环境实物量卫星核算帐户,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工作。 3.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框架研究。一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环境退化成本,二是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退化或者丧失。 4.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在2004年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预计2005年完成,到时提出各省的经污染损失调整后的GDP。 5.开发经环境调整后的GDP年度核算方法及信息支持系统。包括建立污染损失方法库、建立污染损失评估数据收集系统等。 6.开展企业环境会计和企业环境审计工作,包括企业污染排放、污染治理、环境形象、遵守法规等方面的信息。 7.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国家和地方试点研究。国家试点主要开展31个省的污染损失核算,地方在各城市开展试点。

绿色GDP与传统GDP的关系?详细一点~ 急用

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的提出,是为了校正传统GDP的缺陷,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关注环境的保护。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标准,用绿色GDP来考核官员。简介  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可分为总值与净值。总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净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组提出的绿色GDP为: GDP扣减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自然部分的虚数从下列因素中扣除: (1)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2) 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3) 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4) 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5) 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6) 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损失。人文部分的虚数从下列因素中扣除: (1) 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2) 由于失业所造成的损失;(3) 由于犯罪所造成的损失;(4) 由于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5) 由于人口数量失控所导致的损失;(6) 由于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价值  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实施绿色GDP核算,将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耗减价值从GDP中扣除,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有力的推动。同时,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编辑本段详述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了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等记录进绿色帐簿。将这些资源耗量与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折合成美元,再对GDP进行核减,形成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在我国,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早已明确要求将计入环保等方面损失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什么是绿色GDP?  GDP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的发明与产生来之不易,是三百多年来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53年才初步成型。由于GDP核算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统计上的技术缺陷,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又经过1968年和1993两次重大修改。由于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GDP核算体系,GDP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   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率不会增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我们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有多大呢?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核算体系,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不说环境与资源,既便从社会学角度看,GDP也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总之,GDP统计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批评,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修正。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外许多专家多年来致力于此项研究,虽取得了重大进展,却也存在着不少争论。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但迄今为止,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编辑本段困难技术观念难点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先说说技术难点。  GDP通常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产品和劳务一进入市场,其价值就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一个产品值多少钱,得在市场销售中才能确认。这就是说,市场供求规律所决定的自由市场价格,是GDP权威性的惟一来源。但我们如何来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呢?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现出价格,即可以纳入GDP统计。但因为森林砍伐而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这个损失是多大呢?再因为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大面积水土流失,这个账又该如何核算呢?这些野生的鸟类、哺乳动物、微生物与流失的水土并没有市场价格,也没有货币符号,我们确不知用什么数据来确定它们的价值。专家们提出过许多办法,其中一个是倒算法,按市场成本来估算一个专题。例如,使黄河变清要花多少钱?恢复一片原始森林要花多少钱?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价值无限,不准砍伐,不准破坏。另外,按市场价格,有的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也可以科学推测。例如,昆明的滇池近几十年来严重污染,周围的农田、化工厂是主要污染源,如果将这些农田和化工厂几十年来的利润汇总,有几十个亿,虽然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现在要使滇池水变清,将劣五类水变回到二类水,最起码要投入几百个亿。这样一笔账算下来,即便不包括滇池内许多原有的鱼类和微生物的灭绝,也不包括昆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成本,滇池周围几十年来的经济活动可就亏大了!如今,各方面的专家们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与方法,各有优点,各有侧重,也各有缺陷,这只能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再说说观念的难点。  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当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会因此形成诸多阻力。但任何观念的转变都有一个艰难渐进的过程,因为这是一项改革,是使公平与效率双赢的一个创新,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可以想见,随着绿色GDP的研究和实施,环境的保护或破坏,必成为选拔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启动实施  绿色GDP的启动实施,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我们的真实发展水平,我们就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们就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因此,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应当立即开始进行探索,立即开始从具体项目到局部地区进行不断的试验,逐步建设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为全世界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编辑本段实践成绩  绿色GDP的环境核算虽然困难,但在发达国家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   挪威   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水力),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为此,挪威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主要人口和农业的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芬兰    芬兰学着挪威,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核算。森林资源和空气排放的核算,采用实物量核算法;而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的核算,则采用价值量核算法。   实施绿色GDP的国家还有很多,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等。   墨西哥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墨西哥。墨西哥可是发展中国家,居然也率先实行了绿色GDP。1990年,在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再将这些自然资产及其变化编制成实物指标数据,最后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量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这便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NDP)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和土地转移引起的损失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得出了环境退化成本。与此同时,在资本形成概念基础上还产生了两个净积累概念:经济资产净积累和环境资产净积累。这些方法,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并也立即开始实施。历史事件  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概念中包含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组要素。“财富”的内涵更为丰富了。   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物流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已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正在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编辑本段参与绿色GDP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和绿色GDP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许多环境因素很难纳入货币核算,国外就发明出了一种可称为公众评估的办法。例如,某些规模巨大的公共工程项目,要核算它的生态影响,不同的核算法有时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所以,环境专家们便诉诸于公众的主观评价。围绕这些公共项目,要允许相关的专业部门与较独立的专家机构,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公众咨询与调查。将支持和反对的意见都写清楚,最后请公众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进行选择。老百姓讲话,人心本是一杆秤。公众对关系到自己身心健康的事情,都会有真实的表述。因此,实施绿色GDP,要有一个公众参与的社会氛围。要认真收集与了解公众对经济收入和环境破坏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数据应成为绿色GDP的重要补充。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直接表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育程度,也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水平。人民既需要经济的增长,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身就包含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内涵。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就必须实现这三者的平衡。公众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杠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手段,因为技术手段总是在不断完善的。科学的绿色GDP数据有助于科学决策,公众参与和民主法治,才能保证每项决策能真正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所以,在强调下大力气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公众参与。

全球绿色GDP多少

一,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二,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三,综上 74.94%-75.75%

2006年度我国GDP和人均GDP分别是多少?什么是绿色GDP?

7月11日,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2006年GDP经修订后现价总量为210871亿元人民币,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4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4个百分点。 2006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31526万人。2006年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人均GDP达到2060美元,与泰国,伊朗的水平差不多。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森林绿色GDP核算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一、什么是绿色GDP? 从1997年开始,党中央在每年“两会”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2004年的“两会”期间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媒体对此表现出一片欢呼。“中国经济将迎来绿色GDP时代。” 什么是绿色GDP呢?绿色GDP就是在传统GDP数量的基础上,扣除或增加环境、资源和生态变化的因素。绿色GDP可以真实、客观反映经济增长在环境、资源、生态方面付出的代价,或者反映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在这几方面得到的收益,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eGDP]的核算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或geGDP]核算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改进GDP的核算。尤其是1993年联合国会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归纳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环境核算体系(seea)”,包括绿色GDP的核算。  “绿色GDP”核算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总量,即通过调整GDP,使决策者明白经济发展引起环境损害,从而使决策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避免环境的损害。实际上,绿色GDP也不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使决策者去关心和保护环境,因为保护环境需要改变经济行为本身,而不是仅仅改变核算惯例。  绿色GDP是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和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国民财富的总量指标。它是指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额,或者说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这里资本、资产包括人造资本、资产(知识和技术等)以及自然资本、资产(矿产、森林、土地、水、大气等)。绿色GDP的计算公式为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损失-资源、环境恢复费用支出(恢复支出)-环境损害预防费用支出(预防支出)-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  在绿色GDP核算中,虽然存在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价值无法直接通过市场买卖来衡量技术上的困难,但绿色GDP核算有利于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的观念,它要求不仅要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还要反映生态污染、生态破坏(既报喜也报忧)等,以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它成为一种潮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三、绿色GDP森林核算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绿色GDP森林核算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由所有常驻机构单位生产的扣除森林资源消耗、恢复经常性支出后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货物和服务)价值之和。  绿色GDP森林核算是指在不考虑其他资源消耗和环境降级的情况下,把市场估价或类似市场估价的森林资产消耗价值和森林生态环境降级价值以及森林资源恢复费用、防止森林生态环境降级费从现行的GDP中扣除。它只是用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降级对GDP的具体的调整,是一种具体的绿色GDP资源核算。它没有包括土地、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海洋、草地、矿产等资源的调整。因此,绿色GDP森林核算对GDP的调整影响要比所有资源的调整影响小得多。四、绿色GDP凸现林业主体地位  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1990年初期,林业在中国宏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足轻重;其实,仅仅作为一个专业经济部门的林业,在社会上籍籍无名。进入90年代以来,林业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机。  首先,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推崇,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逐渐得到扶持。其次,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追求开始出现多样化,大家对公共服务、社会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必然导致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再次,多年来的经济持续高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渐次显现,生态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生态建设的落后现状已难以回避。  由于绿色GDP的缺席,大力发展经济、促进GDP增长时,从不将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效益的损失等纳入发展成本,从而也暴露了林业在整个宏观发展战略中的从属地位。尽管这些年来政府不断加大生态建设的投资,但林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扭转,中国林科院的专家将此定义为“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的几个特点非常鲜明突出。一是相持的脆弱性。这个阶段的平衡,是一种费了很大力气才换来的平衡,反弹的力量非常,工作做好了就会进一步前进,步入良性循环,反之就可能产生逆转,复归旧态,好比一场势均力敌的拨河赛,进进退退,反反复复,拉锯非常厉害,稍一松动,就会输掉比赛;二是相持的不稳定性。这个阶段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影响事务发展的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很大,如果驾驭不好,就可能产生失误,导致事业徘徊或倒退;三是相持的反复性。在这个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爬坡时期,人们对追求经济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对立十分尖锐,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使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出现反复或动荡不定,淡化或丢失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并导致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四是相持的艰巨性。从“治理小于破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治理与破不相持”进入“治理大于破坏”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特点说明在生态建设上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稳步发展。矢志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服务的林业,需要强化主体意识。  其实,没有林业事业的发展,显然不是全面发展,没有林业事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林业事业的壮大,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无本之木。  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林业强化主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绿色GDP则在实践层面上使林业突现其主体成为可能。在绿色GDP的价值体系内,同工业生产、外贸出口等经济行为一样,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也是评价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之一。形象地说,现在不仅要将豪华气派的别墅盖好,别墅附近的那条臭水沟和那片裸露的荒山也要治理好。  绿色GDP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因素一视同仁,不存在孰重孰轻的概念,毫无疑问,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真正使林业的主题意识得到凸现——林业本身也是发展目标之一。  未经生态环境评估,在自然保护区内盖宾馆,在人迹罕见的森林深处修电站,在森林簇拥的冰川上架索道……诸如此类追求经济利益,漠视生态效益的事件,随着绿色GDP的推行,将永远失去其新闻价值,也将不再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甚至不再出现。  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许多技术上、制度上、观念上的困难,更有许多尚在突破的学术领域。但是,绿色GDP给了我们美好的期盼和开始。也许,现在我们只能这样说。不过,可以肯定地说,绿色GDP将带给中国生态建设事业又一个灿烂的明天,一个令人充满无限憧憬的明天。

绿色GDP的我国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GDP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从1978年以来,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9.83%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居于第2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换句话说,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使真实储蓄率下降。面对这一紧迫课题,中国学者并未等闲视之,多年来一直在潜心研究。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指出,从政府层面上,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951-1981年实行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82-1991年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1992-1995年正式启用市场经济核算体系;1995年至今,初步进入“绿色GDP”阶段。在现阶段,国家制定的能源价格、资源价格、环境价格、生态补偿规则、企业成本核算、绿色税费额度、世贸绿色仲裁等,都要以绿色会计制度为依据。在学者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巳开始启动“绿色核算”的准备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造成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由西向东不断蔓延,但这些在GDP中没有反映。阿联酋等国家靠出卖石油、木材等资源维持GDP增长。若干年后,资源卖光了,又会怎样呢?这样的GDP能是社会实际财富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映吗?总之,从社会角度看GDP,它将积极产出和消极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经济指标之中。例如,教育、服务于老人、小孩的劳务所得与制造武器、香烟等具有同等价值。从环境角度看,它把自然资源当成了自由财富,随意掘取和使用,而对资源耗竭及经济活动造成污染带来的资源质量下降却没有考虑和反映。从经济角度看,它只记录可见的,可以价格化的劳务,而诸如家务劳动、妇女生育、志愿者服务等对社会非常有贡献的非市场经济行为,却被摒除在外,部分或全部地忽略。我国环境污染的种类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污染和噪声污染5种。其中,水体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农作物的损失、畜牧业损失、渔业损失、工厂停工停产损失以及工业用水处理费用的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人体健康的损害,二氧化硫、氮化物对农作物的损害、酸雨对森林的损害、酸雨对建筑材料及建筑物的腐蚀损害、城市家庭卫生清洁所增加的费用。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占用土地。其中风化和燃烧对大气环境以及雨水淋浴对水体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已包括在前两项中。农药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有机氯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噪声污染带来的损失主要是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伤害以及噪声引起的突发性心脏病死亡的损失。还有因各种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损失等。用制度保障绿色发展 7地试点绿色GDP核算按照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保法要求,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为落实这些要求,今年3月底,环境保护部重启绿色GDP研究项目,致力于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2015年下半年,环保部将支持环境规划院牵头推进试点和研究等工作,指导各试点地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对试点地区进行核算技术规范培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上半年环保部牵头的一项重要改革。为配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环保部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推进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研究,指导地方开展典型案例评估,如甘肃武威荣华工贸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环境损害评估等。据透露,下半年,环保部将继续推进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管理体系与司法鉴定管理体系的衔接,探索成立国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继续推进土壤地下水环境损害评估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模型工具开发。此外,2015年上半年,环保部配合推进“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改革工作,就国家统计局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案(讨论稿)》《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讨论稿)》,组织对方案“水资源质量及变动表”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环保部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推动以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结合“环保综合名录”,研究将更多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部分商品享受消费税减免政策研究中,将环保作为重要前提条件;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国家信用信息平台对接;逐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企业信息更新和公布制度,年底将继续向社会公布全国投保企业名单,引导社会公众关注企业环境风险及其应对手段。 我国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2000年以后开始了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移民等工作,同样属于生态补偿的一种形式。我国已经“入世”,与世界经济正在接轨,“绿色核算”便是接轨的保证之一。“绿色核算”在我国的准备工作启动已两年了。宏观理论在国际上已处于先进水平,微观制度的实施还要有一个过程。有国家、政府的重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企业。将会以绿色会计报告呈交,我们的国家将会以“真实 GDP”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在竭力应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后果,这引起了不少关注。据说,有10个省已在尝试测算并报告“绿色GDP”。“绿色GDP”是中国最新五年规划的中心,节约、环保的经济增长是其首要任务。据估计,中国每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中国政府希望将能源密集度在5年里降低20%,即便对计划经济而言,这也实属不易。那么,中国何以实现其目标呢?首先,鉴于中国在蒙特利尔会议上的声明,中国应考虑贯彻《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尽管作为附件一以外的国家,中国没有这种义务。如此一来,中国将承认其作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责任,这也许比人民币升值更重要,而这些措施对于自我生存也是必需的。了解政策讨论的驻华专家表示,中国已预测了未来50年的能源选择,根据《京都议定书》控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很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蒙特利尔宣布,它已经在削减温室气体,并承认其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第二,中国可建立一个内部排放交易机制,按中国自己的规则运行。该机制在珠江三角洲和香港试点后,其规模可能在10年内发展为全球最大。第三,中国的汽车引擎必须实现飞跃,先使用混合动力,然后使用氢燃料。中国的汽车增长预测让人瞠目,这或许使中国成了唯一能使这些技术在经济上可行的国家。比如可以通过一项方案,让公交车和政府车队采用这些技术,或向购买这些车的车主提供税收减免,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第四,中国应通过已融入中国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各种技术,把所有这些都联系起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已表明,技术能降低中国的碳排放,同时把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限制到占消费的30%。这只比“一切照旧”的情况多花费3%到5%;而假如“一切照旧”,中国将背负巨大的排放重担,而且8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将依赖进口。把重点放在替代能源上,尤其是洁净煤(包括煤气化)上,加上碳捕捉和封存,将有助于降低排放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中国也可从日本这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那里获得启发。中国的工业巨头,可与为创新寻求新市场的日本集团携手。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一汽已与日本丰田在吉林开始生产丰田的普锐斯(Prius)混合动力中国石油生产商中海油(CNOOC)最近试图确保长期供应失败,其中略有绝望意味。为保持经济增长,中国这条巨龙在寻找越来越多的能源,而能源效率有助于抑制这一情况带来的社会和地缘政治后果。中国政府着手让能源价格更加接近市场价值,这也会起到作用。能源利用效率越高,所需的能源就越少,我们为未来的操心也越少。

什么是绿色gdp,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前实现绿色gdp核算的主要难点以及发展方

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的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价值被统计学者称为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Sustainable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为SGDP。而我国统计学者,则将其称为绿色GDP。绿色GDP 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等在内的国民财富,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因此,绿色GDP 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节约与优化自然资源利用与减少或未发生环境污染的标志。 绿色GDP 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但目前推行还有一些现实的困难有待解决。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推出了各种绿色GDP 的技术指标,但这些指标也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全部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这充分说明了绿色GDP的核算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一、观念上的问题。对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于绿色GDP核算的复杂性地方政府也认识不足,不但在理论上其技术体系不够成熟,面临着复杂的经济政治、人文环境,在实践中对其实施也面临着困难。绿色GDP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造成干部对其先进诸多阻力。二、自然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自然资产分为生产性自然资产和非生产性自然资产,但实际情况是许多自然资产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属性。因此,其产权界定非常困难。如何界定自然资产产权并为其合理定价,一直是绿色GDP核算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难点,也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三、量化估价困难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环境资源的核算,而且大都是从实物量上的核算,近几年才开始从价值量上的核算,与实物量的核算相比,价值量的核算更加困难。我们如何来衡量资源要素的价值呢?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因此,这就给资源的量化估价带来了困难,例如,大气和水资源的量化估价、森林资源的量化估价、土地资源的量化估价、矿产资源的量化估价等。四、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其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支出的防治成本总和。环境成本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环境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上的核算问题。从时间因素上看,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往往不是均衡的,资源环境的损失与经济发展不是同步的。比如工业发展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显现的, 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被发现,其成本核算很难分摊到哪一年。从空间因素上看,由于环境污染损失的多因性,很难对某一污染物所造成损失的因子考虑周全。在实际中,对这些成本的量化很难考虑全面。因此,对环境成本累积效应的处理和确定环境成本的因子范围便成为困扰绿色GDP核算的准确性及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五、核算方法不统一虽然国际上已有20 多个国家开展了绿色GDP 核算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核算绿色GDP的完整的体系,没有通行的被广泛承认的、统一的核算标准。所以我国进行绿色GDP 核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1]六、绿色GDP核算制度还不健全一是环境法规不完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环境法规与政策都逐渐增多,但这些法规、政策在有关绿色GDP核算或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较少甚至几乎没有。我国现行环保法制定距今已有16 年,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有关绿色GDP 核算的推行、绿色GDP 核算的方法,环境和资源的核算等,以及对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界定及其处罚都需要修订,此外,随着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完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方面的环境法规与政策,从而为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统计法规的不完善。目前,环境资源统计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还健全,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根据我国绿色GDP核算的目标模式,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需要确定以下几方面重点内容。(一)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并分步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二)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方案实物量核算是价值量核算的基础。应尽快建立环境实物量卫星核算账户,把环境统计数据和环境核算联系起来以阐明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测算环境资产的实物存量及其增减变动的流量,全面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工作。(三)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方案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难点。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资源消耗两部分。

什么是GDP“?”绿色GDP“?还有什么类似这样的词语呢?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性词语。

gdp与绿色gdp的区别

绿色GDP和GDP在概念、算法、算量、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一)概念不同。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而绿色GDP是指 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或GDP扣减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算法不同。在算法上,GDP有收入法和支出法两种核算方法。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在该种算法下,GDP等于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的总和;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在支出法下,GDP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而绿色GDP,是在计算GDP总量的基础上,扣减具有中间消耗性质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即绿色GDP量待遇GDP总量减去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所得。 (三)算量不同。由于算法不同,导致绿色GDP和GDP的算量有所不同。因为绿色GDP要在计算GDP总量的基础上扣减中间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一般情况下绿色GDP数值要小于GDP的数值。 (四)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效应不同。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对经济增长状况的反映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因GDP有一部分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部分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收入不予剔除,无法反映出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负效应。而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将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耗减价值从GDP中扣除,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绿色GDP的内容及基本思想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绿色GDP(Green GDP)或可持续收入(SI,Sustainable Income)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 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对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如何看待GDP与环境污染

绿色GDP是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绿色GDP的提出,是由于从单纯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甚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也能增加GDP,因此,应该从GDP中扣除那些降低国民环境福利水平的因素,建立绿色GDP。 一、绿色GDP的意义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付出了多大的环境代价,从而可以使我们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以后绿色GDP研究成熟并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能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公共信息,必将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使政府从热衷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做好发展规划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绿色GDP的难点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致力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学术界围绕绿色GDP还有许多争论,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尝试绿色GDP,但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 从技术难点上说,GDP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由于环境要素大部分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所以如何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就是一个难点。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出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达出原木的价格,但是森林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减少,这个损失没有市场价格,就难以确定其价值。专家们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可以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完善。 从观念的难点上说,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绿色GDP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真实净福利,实施绿色GDP,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改变了,扣除了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就会大大下降,这就要使人们的观念逐步有一个转变。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 三、中国开展绿色GDP研究的进展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已联合成立了一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工作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和顾问组,正在开展以下工作: 1.搭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框架建立将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的、分布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2.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方案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卫星帐户的环境资源核算方案初步设计方案》,拟进一步完善,争取2004~2005年期间建立环境实物量卫星核算帐户,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工作。 3.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框架研究。一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环境退化成本,二是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退化或者丧失。 4.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在2004年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预计2005年完成,到时提出各省的经污染损失调整后的GDP。 5.开发经环境调整后的GDP年度核算方法及信息支持系统。包括建立污染损失方法库、建立污染损失评估数据收集系统等。 6.开展企业环境会计和企业环境审计工作,包括企业污染排放、污染治理、环境形象、遵守法规等方面的信息。 7.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国家和地方试点研究。国家试点主要开展31个省的污染损失核算,地方在各城市开展试点。

什么是绿色gdp和生态文明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绿色GDP的相关概念

绿色GDP核算中主要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有:绿色GDP总值、绿色GDP净值、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绿色GDP是在传统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因此,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计算成为可持续收入计算的关键所在。 资源成本又称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质,如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用材林)和北方及西部的水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为资源耗减成本,具有中间消耗的性质。有些自然资源具有多次消耗性,如土地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特用林、防护林或原始森林等)和南方的淡水资源,这些资源多次消耗的使用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资源成本的计算相对会比较简单。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量。其实资源成本的计算并非如此简单。前述方法只能用于计算可耗竭资源,而且没有考虑贴现率。资源价值或使用成本的计算首先要区分可耗竭资源和可更新资源,两种资源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由于可更新资源的生长特点决定了它的最佳开采期,可耗竭资源的探明储量和市场需求之间也可找到最佳开采路径,二者都是要经历较长周期的,所以必须引入贴现率指标,才能计算出合理的价值或成本。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环境降级成本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也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特征。这样,由经济活动的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也就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一方面要看作是一种有偿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其利用的价值量可近似地转换为用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污染损失)来代替。但到目前为止,不论在概念上,还是在估算方法上国内外均采用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质量损失)来作为利用环境资源的替代价值量,并常常把环境污染损失与环境质量损失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在量值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某一环境标准水平所投入的污染治理费用以及环境建设费用也必须考虑在环境成本估算指标体系之内。综上所述,可归纳出进行环境成本估算的22项主要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区域环境成本估算的指标体系如表2。指标体系中每一具体指标称为成本指标。与成本指标相关的主要污染指标称为污染指标。因此,环境成本的计算需要有较详细的环保方面的历史数据方能进行。在不能有效获得数据的条件下,联合国的在对一些国家进行环境估算时常常按照“环境投入应当是上年GDP的0.5%-1.5%”的比例进行,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而且在环境问题上历史欠帐太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也要大得多。根据我国一些权威环境专家和学者的测算结果,我国自1990年来平均每年的环境污染大约在2830亿左右[5],笔者根据这一结果结合1997-1999年的GDP进一步推算出环境污染的占GDP的比例应为2.8%-3.8%左右,人均环境污染占人均GDP的比重为2.5%-3.5%。 可持续收入的发展可以追溯到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的经济福利尺度的概念。自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保护地球》(Caring for the earth),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整体福利更加集中于环境资源问题上,随之由世界银行在80年代初提出的“绿色核算(Green accounting)”,以及随后提出的“绿色GNP/可持续收入”概念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衡量发展进程、替代传统宏观核算指标的首选指标。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综合指标及“可持发展”思想的产物,“可持续收入”或称之为“绿色GNP”被界定为: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这里,资本资产包括人工资本(产房、机器及运输工具等)、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以及环境资本(矿产、森林及草原等)。 1996年,Wackernagel等人提出了“生态印迹”度量指标。1997年,Constanza等人首次系统地设计了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生态服务指标体系”。他们把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分为17种类型,把全球生态系统分为20个生物群落区,因此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DP)之间的比例关系(1:1.8)。该指标体系的提出,对更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具有科学探索的价值。

我国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

一、我国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的即是在保证不污染环境或者尽量节约能源的前提下,保证经济的增长。二、绿色GDP:1、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3、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对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4、、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实施绿色GDP核算,将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耗减价值从GDP中扣除,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有力的推动。同时,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

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扩展资料: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什么叫绿色GDP与以往的GDP有何区别 意义何在

绿色GDP是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绿色GDP的提出,是由于从单纯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甚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也能增加GDP,因此,应该从GDP中扣除那些降低国民环境福利水平的因素,建立绿色GDP。 一、绿色GDP的意义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付出了多大的环境代价,从而可以使我们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以后绿色GDP研究成熟并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能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公共信息,必将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使政府从热衷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做好发展规划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绿色GDP的难点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致力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学术界围绕绿色GDP还有许多争论,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尝试绿色GDP,但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 从技术难点上说,GDP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由于环境要素大部分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所以如何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就是一个难点。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出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达出原木的价格,但是森林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减少,这个损失没有市场价格,就难以确定其价值。专家们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可以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完善。 从观念的难点上说,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绿色GDP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真实净福利,实施绿色GDP,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改变了,扣除了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就会大大下降,这就要使人们的观念逐步有一个转变。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 三、中国开展绿色GDP研究的进展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已联合成立了一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工作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和顾问组,正在开展以下工作: 1.搭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框架建立将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的、分布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2.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方案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卫星帐户的环境资源核算方案初步设计方案》,拟进一步完善,争取2004~2005年期间建立环境实物量卫星核算帐户,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工作。 3.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框架研究。一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环境退化成本,二是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退化或者丧失。 4.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在2004年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预计2005年完成,到时提出各省的经污染损失调整后的GDP。 5.开发经环境调整后的GDP年度核算方法及信息支持系统。包括建立污染损失方法库、建立污染损失评估数据收集系统等。 6.开展企业环境会计和企业环境审计工作,包括企业污染排放、污染治理、环境形象、遵守法规等方面的信息。 7.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国家和地方试点研究。国家试点主要开展31个省的污染损失核算,地方在各城市开展试点。 参考资料: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40603/1127793991.shtml

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绿色GDP的计算公式

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扩展资料: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结果分别称为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即存在统计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gdp数据在哪找

国家统计局官网。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GDP数据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查询。

绿色GDP的发展前景

绿色GDP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全面实施绿色GDP也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在核算体系方面,完善和全面推行需要很长的过程。目前,绿色GDP核算只涉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损害成本、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但这只是狭义的绿色GDP。如果把与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纳入GDP核算体系,但这些指标怎么设计才算科学完整,如类似“生态印迹”等度量指标,目前还是一个课题性的概念。而一个尚不成熟的体系,用政策或制度去强制推广,肯定是不可取的。况且,推行绿色GDP需要一系列基础制度做保证,如仅仅一个绿色会计核算,就需要打破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改革的障碍可以说大量存在。但绿色GDP存在的问题,正是这个课题的潜力和魅力所在。如果有志于破解这些障碍,去做研究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 衡量其发展不能只看GDP值,还要看其绿色GDP值

  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对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GDP的发展  可持续收入的发展可以追溯到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的经济福利尺度的概念。自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保护地球》(Caring for the earth),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整体福利更加集中于环境资源问题上,随之由世界银行在80年代初提出的“绿色核算(Green accounting)”,以及随后提出的“绿色GNP/可持续收入”概念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衡量发展进程、替代传统宏观核算指标的首选指标。  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综合指标及“可持发展”思想的产物,“可持续收入”或称之为“绿色GNP”被界定为: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这里,资本资产包括人工资本(产房、机器及运输工具等)、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以及环境资本(矿产、森林及草原等)。  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收入或绿色GNP可在传统GNP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的环境调整而得到:  〈1〉当年环境退化货币价值的估计,即环境资本折旧。由于这种折旧通常可划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传统GNP中已部分计入的环境损害,如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下降等,另一则为完全计入传统GNP中的环境损害,如野生生物物种的小时以及自然景观的破坏等。因此,这一项目的调整主要指传统GNP中未计入的环境退化部分;  〈2〉环境损害预防费用支出(预防支出),如为预防风沙侵害而投资建立防护林带等;  〈3〉资源环境恢复费用支出(恢复支出),如净化湖泊与河流、土地复耕等;  〈4〉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引起超额计算的部分。因此计算可持续收入(绿色GDP)的公式为:  可持续收入(绿色GDP)=传统GDP—(生产过程资源耗竭全部+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过程资源耗竭全部+资源恢复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污染治理过程资源耗竭全部+污染治理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最终使用资源耗竭全部+最终使用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环境保护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  绿色GDP计算的关键  绿色GDP是在传统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因此,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计算成为可持续收入计算的关键所在。  环境成本的计算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一方面要看作是一种有偿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其利用的价值量可近似地转换为用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污染损失)来代替。但到目前为止,不论在概念上,还是在估算方法上国内外均采用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质量损失)来作为利用环境资源的替代价值量,并常常把环境污染损失与环境质量损失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在量值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种类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污染和噪声污染5种。其中,水体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人体健康的损害、农作物的损失、畜牧业损失、渔业损失、工厂停工停产损失以及工业用水处理费用的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人体健康的损害,二氧化硫、氮化物对农作物的损害、酸雨对森林的损害、酸雨对建筑材料及建筑物的腐蚀损害、城市家庭卫生清洁所增加的费用。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占用土地。其中风化和燃烧对大气环境以及雨水淋浴对水体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已包括在前两项中。农药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有机氯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噪声污染带来的损失主要是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伤害以及噪声引起的突发性心脏病死亡的损失。还有因各种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损失等。  另外,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某一环境标准水平所投入的污染治理费用以及环境建设费用也必须考虑在环境成本估算指标体系之内。  综上所述,可归纳出进行环境成本估算的22项主要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区域环境成本估算的指标体系如表2。指标体系中每一具体指标称为成本指标。与成本指标相关的主要污染指标称为污染指标。  因此,环境成本的计算需要有较详细的环保方面的历史数据方能进行。在不能有效获得数据的条件下,联合国的在对一些国家进行环境估算时常常按照“环境投入应当是上年GDP的0.5%-1.5%”的比例进行,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而且在环境问题上历史欠帐太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也要大得多。根据我国一些权威环境专家和学者的测算结果,我国近年来平均每年的环境污染大约在2830亿左右[5],笔者根据这一结果结合1997-1999年的GDP进一步推算出近年来(1997-1999年)环境污染的占GDP的比例应为2.8%-3.8%左右,1997-199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占人均GDP的比重为2.5%-3.5%。  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的计算相对会比较简单。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

中国绿色GDP是怎样实施的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GDP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从1978年以来,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9.83%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居于第2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换句话说,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使真实储蓄率下降。中国在竭力应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后果,这引起了不少关注。据说,有10个省已在尝试测算并报告“绿色GDP”。“绿色GDP”是中国最新五年规划的中心,节约、环保的经济增长是其首要任务。据估计,现在中国每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中国政府希望将能源密集度在5年里降低20%,即便对计划经济而言,这也实属不易。那么,中国何以实现其目标呢?   首先,鉴于中国在蒙特利尔会议上的声明,中国应考虑贯彻《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尽管作为附件一以外的国家,中国没有这种义务。如此一来,中国将承认其作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责任,这也许比人民币升值更重要,而这些措施对于自我生存也是必需的。了解政策讨论的驻华专家表示,中国已预测了未来50年的能源选择,根据《京都议定书》控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很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蒙特利尔宣布,它已经在削减温室气体,并承认其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第二,中国可建立一个内部排放交易机制,按中国自己的规则运行。该机制在珠江三角洲和香港试点后,其规模可能在10年内发展为全球最大。   第三,中国的汽车引擎必须实现飞跃,先使用混合动力,然后使用氢燃料。中国的汽车增长预测让人瞠目,这或许使中国成了唯一能使这些技术在经济上可行的国家。比如可以通过一项方案,让公交车和政府车队采用这些技术,或向购买这些车的车主提供税收减免,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第四,中国应通过已融入中国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各种技术,把所有这些都联系起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已表明,技术能降低中国的碳排放,同时把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限制到占消费的30%。这只比“一切照旧”的情况多花费3%到5%;而假如“一切照旧”,中国将背负巨大的排放重担,而且8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将依赖进口。把重点放在替代能源上,尤其是洁净煤(包括煤气化)上,加上碳捕捉和封存,将有助于降低排放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中国也可从日本这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那里获得启发。中国的工业巨头,可与为创新寻求新市场的日本集团携手。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一汽已与日本丰田在吉林开始生产丰田的普锐斯(Prius)混合动力车。中国石油生产商中海油(CNOOC)最近试图确保长期供应失败,其中略有绝望意味。为保持经济增长,中国这条巨龙在寻找越来越多的能源,而能源效率有助于抑制这一情况带来的社会和地缘政治后果。最近,中国政府着手让能源价格更加接近市场价值,这也会起到作用。能源利用效率越高,所需的能源就越少,我们为未来的操心也越少。

绿色GDP是什么意思

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资料:

从 唯GDP论到绿色GDP的提出,反映了哪些认识论道理?正确答案

绿色GDP是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绿色GDP的提出,是由于从单纯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甚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也能增加GDP,因此,应该从GDP中扣除那些降低国民环境福利水平的因素,建立绿色GDP。 一、绿色GDP的意义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付出了多大的环境代价,从而可以使我们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以后绿色GDP研究成熟并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能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公共信息,必将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使政府从热衷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做好发展规划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绿色GDP的难点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致力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学术界围绕绿色GDP还有许多争论,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尝试绿色GDP,但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 从技术难点上说,GDP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由于环境要素大部分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所以如何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就是一个难点。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出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达出原木的价格,但是森林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减少,这个损失没有市场价格,就难以确定其价值。专家们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可以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完善。 从观念的难点上说,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绿色GDP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真实净福利,实施绿色GDP,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改变了,扣除了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就会大大下降,这就要使人们的观念逐步有一个转变。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 三、中国开展绿色GDP研究的进展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已联合成立了一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工作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和顾问组,正在开展以下工作: 1.搭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框架建立将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的、分布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2.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方案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卫星帐户的环境资源核算方案初步设计方案》,拟进一步完善,争取2004~2005年期间建立环境实物量卫星核算帐户,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工作。 3.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框架研究。一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环境退化成本,二是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退化或者丧失。 4.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在2004年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预计2005年完成,到时提出各省的经污染损失调整后的GDP。 5.开发经环境调整后的GDP年度核算方法及信息支持系统。包括建立污染损失方法库、建立污染损失评估数据收集系统等。 6.开展企业环境会计和企业环境审计工作,包括企业污染排放、污染治理、环境形象、遵守法规等方面的信息。 7.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国家和地方试点研究。国家试点主要开展31个省的污染损失核算,地方在各城市开展试点。

绿色GDP是什么?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可以规避片面只考虑GDP,而带来了环境损失。绿色GDP是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经济的GDP怎么计算的?

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扩展资料: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结果分别称为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即存在统计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经济GDP是什么意思?

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扩展资料: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结果分别称为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即存在统计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理论,为什么要用绿色GDP替代GDP

(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由于GDP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经济单位(包括住户)的生产成果为对象进行核算的,它的核算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并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算原则与方法,是衡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总量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根本体现,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GDP具有局限性。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质量,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GDP也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更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差异和社会公平度,因此GDP不是万能的。(2)1992年里约会议之后,可持续发展观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认同。人们普遍意识到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从传统意义上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再现一个真实的、可行的、科学的指标,即“真实GDP”,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绿色GDP”,使其能更准确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绿色GDP的比重高,表明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即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负面效应越低,即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排放废物或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越少,反之亦然。用绿色GDP替代传统的GDP可以较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衡量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程度,弥补传统GDP的不足。

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缩写为GeGDP,简称为绿色GDP,是一个以经济增长和环境因素综合起来的一个指数。现行的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忽略非市场产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方面的有关计算,这样的指标并不完整。由于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而长期忽略这种负面影响的后果,高估了GDP带来的经济利益,还误导了社会,使社会忽视了因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引致的经济损失,助长人们对资源的滥用或对环境的破坏。扩展资料: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实施绿色GDP核算,将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耗减价值从GDP中扣除,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有力的推动。同时,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色GDP

绿色GDP的介绍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日前,环境保护部已完成绿色GDP核算有关技术规范,并确定在安徽、海南、四川、云南、深圳、昆明、六安市等7地开展试点工作。力争2015年下半年,完成2013年度全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京津冀地区环境经济核算报告。

绿色GDP又称什么?

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扩展资料: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结果分别称为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即存在统计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gdp占比多少合理

绿色GDP占比越高越合理。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因此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绿色GDP是什么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绿色GDP的核算方法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到目前为止,绿色GDP核算只涉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损害成本、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这只是狭义的绿色GDP,应该把与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纳入GDP核算体系。因此,在GDP的核算中,必须扣除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GDP损失,以及处理这些事故的支出;扣除社会上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GDP损失,以及处理这些事件的支出;扣除为了防范和处理市场不公正、腐败造成的损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绿色GDP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以来,我国也在积极开展绿色GDP核算的研究。2004年,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正式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工作。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收入或绿色GNP可在传统GNP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的环境调整而得到:〈1〉当年环境退化货币价值的估计,即环境资本折旧。由于这种折旧通常可划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传统GNP中已部分计入的环境损害,如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下降等,另一则为完全计入传统GNP中的环境损害,如野生生物物种的消失以及自然景观的破坏等。因此,这一项目的调整主要指传统GNP中未计入的环境退化部分;〈2〉环境损害预防费用支出(预防支出),如为预防风沙侵害而投资建立防护林带等;〈3〉资源环境恢复费用支出(恢复支出),如净化湖泊与河流、土地复耕等;〈4〉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引起超额计算的部分。因此计算可持续收入(绿色GDP)的公式为:可持续收入(绿色GDP)=传统GDP—(生产过程资源耗竭全部+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过程资源耗竭全部+资源恢复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污染治理过程资源耗竭全部+污染治理过程环境污染全部+最终使用资源耗竭全部+最终使用环境污染全部)+(资源恢复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环境保护部门新创造价值全部)因此扣除GDP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及不合理部分,便构成了真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 (GGDP,第一个G指green)。G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GGDP力求成为一个真实、可行、科学的指标,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更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围绕着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大要素构成。专家们公认“扩展的财富”比较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了世界各地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国家拥有真实“财富”及其发展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可比的统一标尺。

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

绿色国内生产总腊键值,缩写为GeGDP,简称为绿色GDP,是一个以经济增长和环境因素综合起来的一个指数。现行的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忽略非市场产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方面的有关计算,这样的指标并不完整。由于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而长期忽略这种负面影响的后果,高估了GDP带来的经济利益,还误导了社会,使社会忽视了因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引致的经济损失,助长人们对资源的滥用或对环境的破坏。扩展资料: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返握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

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有什么积极意义

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应答时间:2021-09-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经济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称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可分为总值与净值。总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净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组提出的绿色GDP为: GDP扣减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绿色GDP是什么意思?

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扩展资料: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结果分别称为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或分配法GDP、支出法GDP。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即存在统计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gdp将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是对还是错

绿色GDP 将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是对的。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资源成本的计算相对会比较简单。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量。扩展资料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色GDP

什么是环保标志与绿色GDP?

逛商店时,你是否注意到,现在许多商品都贴有一种图案——环境标志。环境标志又称为生态标志或绿色标志,它是一种贴在产品上的图形。环境标志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商标,它是一种与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的产品标志。环境标志表明产品是绿色产品,且这种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回收,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无害或损害极少,并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是为了让人们在挑选商品时,除了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外,还要考虑这个商品对环境是否产生不良影响。环境标志的日益推广,可使得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而消费者环保意识加强了,反过来又促使生产厂家更加重视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调查表明,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人们为了健康,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宁可多花一些钱,购买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技术展示出来,以推动产品的销售。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加强,还会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时刻注意环境问题,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当前,人们正在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一场“绿色革命”,由此引发了产品消费上的一系列转变,“绿色营销”迅速崛起并风靡全球。在整个“绿色营销”体系中,环境标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世界上最早使用环境标志的国家是德国。1978年,德国实施了一项名为“蓝色天使”的计划,有关部门给3600种产品发放了环境标签,表明这些产品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在我国,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始实施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现在我国的绿色产品发展迅速。为什么绿色GDP是衡量发展的新尺度呢?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在传统经济学中,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最基本的总量指标。然而,这种尺度似乎不太合理,因为它没有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计算在内,比如,疾病增加了人们医疗方面的开支,污染加大了治理费用等,这些反而促进了GDP的增长。此外,现行的GDP指标完全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亏损和耗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已经发生了生态资源的“赤字”,却不影响它计算出来的GDP。举个例子来说,两个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一个靠砍伐木材创造价值,另一个则靠森林旅游、藤制工艺品创造财富。前者破坏了生态,后者保护了生态。如果它们的GDP一样,能否说这两个国家的发展一样呢?显然不能,因为前者以消耗资源为代价,会导致生态恶化,人民生活质量下降,是不可持续发展;而后者合理利用资源,维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单用GDP来衡量发展是不够的,也容易导致片面追求GDP而加剧对环境的破坏。我们需要的发展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考虑将自然资本与可持续性的整体衡量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的衡量方法。“绿色核算”可以通过绿色GDP或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等形式来表现。在“绿色核算”中,GDP值不仅要反映资本储备的贬值量,而且还要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以“保护自然,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技术时代。随着人们对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以及绿色生活方式的认识的加强,绿色GDP、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等也必将成为衡量发展的一个新尺度。目前,人们正在探索制定能够完整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标体系。例如1995年,世界银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评估各国财富制订了一套新的计算方法。它从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3个方面来综合性地计算。按照这种统计方法,我国在世界192个国家中排在倒数第31位,主要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匮乏(在新的统计结果中自然资本仅占我国财富的8%)且人口庞大。因此,我国未来的发展必须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利用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本,再不能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来换取GDP的高增长了。

绿色gdp将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是对还是错

绿色GDP 将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是对的。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资源成本的计算相对会比较简单。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量。扩展资料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色GDP

"绿色GDP"衡量经济增长的意义?(经济学角度和政治学角度)

绿色GDP核算在经济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首先,绿色GDP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处理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指标,具有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不但注重眼前效益、更追求长远利益的导向作用,是改革政府政绩和干部考核指标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  其次,通过绿色GDP核算,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资源消耗“高强度区”,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重灾区”,这样,我们就可以衡量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的环境退化成本和资源消耗成本,以此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绿色GDP核算为环保投资规模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核算报告来看,虚拟治理成本1.8%换算为环保投资大约为当年GDP的6.5%,也就是说如果2004年我们投入1万亿元,就能基本解决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的问题。  第四,根据核算结果,可以为区域发展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治理提供政策建议。同时,分部门和分地区的核算结果对未来环境污染治理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加强重点源监控体系建设给予了进一步的确认。  第五,通过核算结果,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政策。经保守核算,2004年污染损失为5118.2亿元,占到了当年GDP的3.05%,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占到了整个污染损失的33%。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反映出我国当前环保投资严重不足、面源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环保部门自身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环保部门将有的放矢地调整污染治理政策,协助地方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在政治上表现为:环境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环境文化倡导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先进文化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生动体现,是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发展,是代表我国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环境文化作品展示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启迪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觉悟,感染和净化人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环境素养和品格,培育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

GDP与“绿色" GDP及“橙色”GDP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橙色GDP,是与绿色GDP相对而言的。绿色GDP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良性增长;橙色GDP则是以破坏环境、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换取的GDP增长。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7-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dp是什么意思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来衡量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x0dx0a1、这个数值代表的是国家领域范围内经济总量,例如:国内某工厂生产500台电脑,价值150万,扣除从外地进口的原材料费30万,那GDP就是120万。x0dx0a2、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x0dx0ax0dx0a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x0dx0aGDP = 总消费 + 总投资 + 政府购买 +(出口-进口)x0dx0ax0dx0a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x0dx0a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x0dx0ax0dx0a按生产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x0dx0a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例如,第一产业增加值500亿、第二产业1000亿、第三产业1500亿=3000亿)

绿色gdp提出对官员政绩考核方式有哪些影响

影响官员的考核任免。绿色GDP既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又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且不只关注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和发展速度,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而“绿色GDP”正式纳入考核体系会直接影响到官员的考核任免。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干事、作为,进而取得实实在在业绩的直接体现。

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的提出,是为了校正传统GDP的缺陷,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关注环境的保护。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标准,用绿色GDP来考核官员。 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可分为总值与净值。总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净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组提出的绿色GDP为: GDP扣减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自然部分的虚数从下列因素中扣除: (1)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2) 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3) 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4) 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5) 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6) 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损失。人文部分的虚数从下列因素中扣除: (1) 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2) 由于失业所造成的损失;(3) 由于犯罪所造成的损失;(4) 由于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5) 由于人口数量失控所导致的损失;(6) 由于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如何看待利用绿色gdp这种方式来计算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