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沈阳工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本人想考14年的MPACC,基础不好,给个意见这三所学校哪个好

1、mpacc初试是全国统一试卷,考综合(数学,语文,逻辑)和英语二2、mpacc复试一般是主考院校自主命题,考专业课,即财务报表、会计学等。政治什么的是不考的3、沈阳工业大学是辽宁省重点大学,毕业证书含金量高,分数线也高。你基础。。。。4、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分数线不算很高,以你的基础还有录取的希望。5、哈尔滨商业大学是以前的黑龙江商学院和财专合并的,没几年,名气不高,毕业证书含金量不高,属于三所院校中你考上几率是最大的。你可以留个邮箱给我,我给你发一些备考视频,你看一下mpacc的难易程度。

沈阳工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本人想考14年的MPACC,基础不好,给个意见这三所学校哪个好

1、mpacc初试是全国统一试卷,考综合(数学,语文,逻辑)和英语二2、mpacc复试一般是主考院校自主命题,考专业课,即财务报表、会计学等。政治什么的是不考的3、沈阳工业大学是辽宁省重点大学,毕业证书含金量高,分数线也高。你基础。。。。4、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分数线不算很高,以你的基础还有录取的希望。5、哈尔滨商业大学是以前的黑龙江商学院和财专合并的,没几年,名气不高,毕业证书含金量不高,属于三所院校中你考上几率是最大的。你可以留个邮箱给我,我给你发一些备考视频,你看一下mpacc的难易程度。

关于沈阳工业和哈尔滨商业大学的mpacc

哈尔滨商业大学复试分数线是:155/41/82,沈阳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商业大学都差不多的,都是国家线院校,详情可以去 mba加油站 右边备考工具箱去看看,有很多免费资料。

(2021年真题)工业管道中,对于工作压力≥9MPa,且工作温度≥500℃的蒸汽管道属于( )。

【答案】:C2021教材P300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管道的分类。高压管道:10<P<42MPa;或蒸汽管道:P>9MPa,工作温度≥500°C。

工业锅炉作业人员理论试卷

司炉工考试试题一、理论知识部分1.压力、温度、介质、燃料、燃烧、传热、水循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答:2.各种锅炉的结构及其特点;答:3.锅炉安全附件的作用、结构、原理及保证灵敏可靠的注意事项;答:4.各种热工仪表、自控和连锁保护装置的作用、维护管理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答:5.锅炉附属设备如给水、水处理、燃烧、通风、除渣、吹灰、消烟除尘等辅机装置及有关循环系统的结构特点、作用及操作要领;答:6.锅炉水处理基本知识及常用的水处理方法;答:7.锅炉运行的管理和操作要点;答:8.锅炉常见事象、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答:9.锅炉停炉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答:10.锅炉安全法规章中有关锅炉使用登记、安装、检验、维修改造、事故报告处理及运行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答: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8-31 22:26 谢谢您的答案!检举 团队的补充 2010-09-01 08:58 号内,对的画“√”,错的画“╳”)1.锅炉排污阀不答应螺纹连接。( √ )2.几台锅炉共用排污总管时,各锅炉可同时排污。( × )3.给水止回阀应装在锅筒和截止阀之间。( × )4.当热水锅炉水温升高超过规定值时,联锁保护装置应自动切断燃料供应。( √ )5.弹簧安全阀的启跳压力是通过调整螺栓来调整的。( × )6.热水系统的回水干管上应装除污器,以排除系统中的污垢。( √ )7.热水锅炉运行中,循环泵或补水泵全部失效应立刻停炉。( √ )8.锅水碱度就是其水中所有碱性物质的含量。( × )9.锅炉上的两个安全阀必须有一个始启压力较低。( √ )10.压力式温度计只能用来测量温度。( × )超温报警11.正常运行的热水锅炉水温达到120°C时,其出口介质仍旧是热水。( √ )12.电磁阀是由电磁力实现开关的。( √ )13.1bar(巴)等于1000mbar(毫巴)。( √ )14.锅炉水泵上的扬程单位“m”表示的是长度单位“米”。( × )米水柱15.热水锅炉出力是用每小时锅炉输出多少吨热水来表示。( × )MW16.饱和蒸汽温度越低,其相应的饱和压力也越低。( √ )17.微正压通风的锅炉其烟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 √ )18.燃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下限越低,其危险性越大。( × )19.内燃锅炉的炉胆属于对流受热面。( × )辐射20.燃气系统的调压器具有降压和稳压作用。( √ )21.“复位按钮”就是重新启动的按钮。( × )22.通常将含有钙、镁盐的水称为“硬水”。( × )23.炉膛燃气爆炸事故属于严峻损坏事故。( × )按人员伤亡分24.所有锅炉发生缺水时都可以进行“叫水”。( × )25.锅炉受热面结生水垢将导致锅炉效率下降。( √ )26.循环泵停泵时,应先停止电机运转再关出水阀。( × )27.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锅炉逐台到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 )28.热水锅炉既可以是钢制的,也可以是铸铁的。( √ )29.锅炉上的安全阀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校验。( × )30.新购置的压力表未经校验不得安装使用。( √ )31.燃烧器电机断电时,联锁保护装置能自动切断燃油或燃气供应。( √ )32.热水锅炉出水阀后水管最高处应装集气装置。( × )33.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只有冬季才能闩锁。( × )34.锅炉运行中,若安全阀全部失效,但压力表正常,仍可继承运行。( × )35.所谓“立刻停炉”,就是经请示主管领导后的停炉。( × )36.对使用多年的锅炉,可用水压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其工作压力。( × )?37.弹簧安全阀在锅炉运行中若常在规定压力以下启跳,运行人员可用调整螺母将弹簧压紧,防止锅炉泄压。( × )38.卧式内燃锅炉的炉膛在锅壳内。( √ )39.PH值表示锅炉水的总碱度。( × )40.燃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其爆炸的危险性更大。( √ )41.热量从管子的外壁传向内壁的过程叫导热。( √ )42.定期排污的主要作用是排除锅炉底部高浓度的锅水。( √ )43.热水锅炉启动时应先点火,后启动循环泵。( × )44.电磁阀的开关是通过电磁力来实现的。( √ )45.燃烧器启动时风门关小,是因为锅炉所需空气量小。( × )?46.热水供热循环系统可采用膨胀水箱或补水泵来定压。( √ )47.燃气锅炉燃气量的调节是通过节流阀来实现的。( √ )?48.燃油燃气锅炉的燃烧室爆炸属于锅炉爆炸事故。( × )炉膛爆炸事故49.煮炉时药剂的加入方法是将药剂倒入锅炉给水箱再从给水管注入锅炉。( × )?50.热水锅炉虽然没有蒸汽蒸发,但也会结生水垢。( √ )51.循环泵停止运行时,应先关出水阀再停止其电机运转。( √ )52.热水锅炉只需在锅筒上装压力表。 ( × )进水阀出口、出水阀入口53.热水锅炉停炉后,应保证锅水温度不回升。( √ )54.锅筒上的两个安全阀在超压时应同时启跳排汽。( × )55.锅炉运行中,水位表虽全部失效,但水位警报器工作正常,锅炉可以继承运行。( × )56.锅炉水冷壁的主要吸热方式是对流。( × )57.内燃锅炉的炉胆属对流受热面。( × )58.室燃炉就是燃料在炉膛空间燃烧的锅炉。( √ )59.燃气系统的检漏应每周进行一次。( × )?60.水垢就是锅水中的钙、镁盐析出在受热面上的固体附着物。( × )水垢的形成,多种原因61.“软化”就是利用钠离子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的过程。( × )还有如H离子交换62.水垢会导致受热面金属温度的升高。( √ )63.锅炉发生爆管属于爆炸事故。( × )爆管事故64.发生锅炉爆炸的单位,应在事故处理后按时逐级上报。( × )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热水锅炉排污时,其锅水温度应低于( A )A.100°C B. 110°C C. 120°C D. 130°C 2.燃烧器上的风门调节执行器是( D )?A.风机电机 B.程序电机 C.调速电机 D.伺服电机3.锅炉给水的PH值应当( D )A.1 B.3 C. 5 D.75.按燃烧方式不同,锅炉可分为( D )A.热水和蒸汽锅炉 B.锅壳和水管锅炉C.散装和快装锅炉 D.层燃和室燃锅炉6.为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其技术措施是( D )A.提高燃气压力 B.增大空气量 C.提高空气压力 D.将燃气分流7.锅炉运行中,不断加大给水,水位仍继承下降,此时应当( D )A.启动备用水泵 B.减小蒸汽负荷 C.开大给水阀 D.立刻停炉8.在用锅炉运行状态下的外部检验周期是( B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9.热水锅炉停泵,应当在锅水温度( A )A.低于50°C时 B.低于70°C时 C.低于100°C时 D.低于120°C时10.为保证燃油燃气锅炉点火的安全,锅炉应装设( D )A.防爆门 B.熄火保护装置 C.电火花点火 D.点火程序控制装置11.热水锅炉因水循环不良造成锅炉汽化时,应当( D )A.升高运行压力 B.向锅炉补水C.减弱燃烧 D.立刻停炉12.锅炉运行中,水位超过最高可见边缘(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应当( B )A.停止给水 B.立刻停炉C.开启排污阀 D.开启放水阀13.燃油燃气锅炉型号多为“WNS”型,它表示锅炉是( A )A.卧式内燃室燃炉 B.卧式内燃层燃炉C.卧式外燃室燃炉 D.卧式外燃层燃炉14.常用的锅炉的煮炉药剂是( D )A.氢氧化钠 B.无水碳酸钠C.磷酸三钠 D.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15.燃气供应系统检漏装置的检查对象是( D ) A.管道 B.调压器 C.蝶阀 D.电磁阀16.当热水温度不断上升,运行锅炉可能发生汽化时,应当( A )A.停止燃烧 B.停止循环泵 C.排污放水 D.从集气罐排汽17.锅炉受压元件在运行中发生严峻渗漏,应当属于( C )?A.一般事故 B.爆炸事故 C.中等损坏事故 D.严峻损坏事故18.锅炉停用一段时间后又起用,其安全阀应进行( D )A.水压试验 B.密封试验C.超压启跳试验 D.手动排放试验19.循环泵水管路应装压力表的位置是( D )A.泵体上 B.进水管上 C.出水管上 D.进、出水管上20.热水锅炉上的压力式温度计,其量程应为正常工作温度的( B )A.1—1.5倍 B.1.5—2倍 C.2—2.5倍 D.2.5—3倍21.为监视炉膛火焰,燃油燃气锅炉应装设( D )A.看火孔 B.点火程序控制器C.防爆门 D.熄火保护装置22.钢制热水锅炉的出水温度应比其出水压力的饱和温度至少低 ( C )A.10°C B.15°C C.20°C D.25°C23.热水锅炉在运行中出现锅水温度急剧上升,经减弱燃烧后水温仍继承上升,此时应当( C )A.大幅度减弱燃烧 B.加大补水C.立刻停炉 D.排污放水降温24.燃油燃气锅炉的炉膛爆炸属于( A )?A.爆炸事故 B.严峻损坏事故 C.意外事故 D.一般事故请大家重点给看看这部分的答案,谢谢!(二)多选题25.运行中,锅炉发生缺水时,其表现的现象通常有( CE )?A.锅炉发出焦味 B.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C.水位表看不见水位 D.水位表水位不动(假水位)E.低水位警报 F.过热汽温急剧上升26.热水锅炉的本体上必须设置的报警是( CDF )A.高水位 B.低水位 C.循环泵忽然停止D.超温 E.超压 F.低水压27.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一般是指( BDF )A.温度计 B.水位表 C.水位警报器D.压力表 E.压力控制器 F.安全阀28.燃气锅炉启动时,火焰点燃后几秒钟又熄灭,可能是 ( BC )A.风量太大 B.电磁阀关闭 C.风压过低D.燃气压力过低 E.伺服电机停转 F.蝶阀关闭29.燃气锅炉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燃烧器电机不转,可能是( BD )A.燃气压力过低自锁 B.电压不足自锁 C.电磁阀泄漏自锁D.电源热继电器断路 E.风压过低自锁 F.点火电极不点火自锁30.自动软水器的基本组成器件是( ACEF )A.控制器 B.截止阀 C.多路阀D.水箱 E.树脂罐 F.盐箱31.压力表三通旋塞的作用是用来( AD )A.冲洗管路 B.开启压力表 C.检查压力表D.检验压力表 E.停用压力表 F.更换压力表32.燃气锅炉前吹扫结束,程序控制不点火,可能是因为 ( AB )A.电磁阀不通 B.风量太小 C.风量太大D.燃油压力过低 E.点火电极不打火 F.伺服电机不转33.热水锅炉水系统必须设置的报警是( BE )A.高水位 B.压力过低 C.最低安全水位D.超温 E.超压 F.循环水泵忽然停止34.钠离子交换器的全部运行包括( BCED )A.过滤 B.交换 C.反洗 D.还原 E.排水 F.沉渣35.锅炉受热面的水垢对锅炉产生的危害有( D )A.氧腐蚀 B.垢下腐蚀 C.排烟温度升高D.受热面壁温升高 E.增加烟气阻力 F.增加风机压力三、排序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序1分,共15分。将准确程序用阿拉伯数字填在工作内容前的括号内)1.锅炉长期停炉采用干保养法进行保养的操作全过程是:( 3 )将装有生石灰的托盘放入锅筒内( 6 )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 1 )将锅炉水全部放尽( 4 )封严所有人孔、手孔( 2 )清除水垢( 5 )一个月打开门孔检查石灰是否失效2.按安全需要,燃气供应系统上各器件的装设顺序(从进气开始)是:( 2 )过滤器 ( 5 )1号电磁阀( 4 )压力继电器 ( 1 )球阀( )蝶阀 ( 3 )调压器( 7)2号电磁阀 ( 9 )喷嘴( 6 )点火管支线3.燃气锅炉启动时检测程序是:( 3)燃烧器电机运转( 2)燃气泄漏检测( 1 )启动条件检测( 5)风压检测( 4)风门开至最大,对炉膛进行前吹扫四、名词术语解释(7分)1.说明WNS4.2-1.0/115/70-Q锅炉型号表示的意义。答:(1)WN-卧式内燃(2)S-室燃炉(3)4.2-额定热功率4.2MW(4)1.0-运行工作压力1.0MPa(5)115/70-供回水温度为115℃、70℃(6)Q-燃料为燃气(QT指天然气、QJ指焦炉煤气、QY指液化石油气)

2023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最低是多少

2022年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在本省)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录取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01分。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录取二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62分。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平行录取二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43分。 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在外省市) 1、在新疆(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249分、文科243分 2、在广西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294分、文科364分 3、在贵州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305分、文科410分 4、在安徽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395分、文科459分 5、在江西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378分、文科379分 三、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官方最新发布) 包含2022年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山西(专科批) 理科 278 - 130 文科 317 - 130 新疆(专科批) 理科 249 - 140 文科 243 - 140 广西(专科批) 理科 294 180285 180 文科 364 87931 180 贵州(专科批) 理科 305 176010 180 文科 410 80879 180 安徽(专科批) 理科 395 205146 200 文科 459 66352 200 江西(专科批) 理科 378 37428 150 文科 379 30182 150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综合类 501 165390 497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综合类 462 202780 280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443 217280 280 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主办单位为浙江冶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79年。学校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秉承“人本、特色、服务”的办学理念,明确“融入绍兴、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的办学定位,弘扬“明德敬业、知行合一”的校训,践行“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匠心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学校还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单位。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https://www.87dh.com/xlzz/

中国轻重工业人均产值

70892元。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中国轻重工业人均产值70892元。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 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 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 皮革....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 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 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

工业企业出纳记账用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指一种核算形式。按新会计准则是一种会计记账的基础,工业企业只适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出纳如果是将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就要与会计核算要求一致,按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登记凭证。比如销售凭证开出,货款尚未收取,就应及时填制凭证,做销售收入,货款作往来记账。就不一定是等货款到账后记销售收入。出纳如果是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就不能说按那种记账基础,那是按经济业务的发生,用序时记账的方法记账,做到日清月结。

电子商务专业考研选择物流工程还是工业工程比较好?

建议选物流工程哦,这样比较对口。

工业生产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   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②工业中间投入   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2〕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二是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三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的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a.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b.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类。   a.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   d.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4〕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   a.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b.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③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1)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反映企业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数: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制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必须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按国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年初(末)未抵扣数:是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才会出现未抵扣数,年初(末)未抵扣数必须小于等于零。   上述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项目均可以从会计的“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的有关项目取得。   小规模纳税企业,不分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其本期应交增值税直接以销售额乘以征收税率(6%)计算。   有出口退税的企业,如果出口退税出现跨年度的情况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应加以调整,按本年应得出口退税计算,调整后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现价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本年进项税额×(原材料消费总值/原材料购进总值-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每天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人数。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相加之和被2除求得。开工不满全月的新建单位(月中开工或月末开工)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开工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被报告月日历日数除求得。   年平均人数是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四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被四除求得。

“工业劳动生产率”怎么计算?

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的领导机关

一、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并决定建设原子能工业,毛泽东就此作了重要讲话。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列席了会议。二、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主管我国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宋任穷为部长,刘杰、袁成隆、刘伟、雷荣天、钱三强为副部长,张献金、何克希为部长助理。三、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第三机械工业部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四、196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任命刘杰为二机部党组书记,刘伟为党组副书记。五、1960年9月30日:刘杰被任命为二机部部长。六、1962年8月:国务院任命刘淇生为二机部副部长。七、1963年7月5日:牛书申被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八、1963年7月24日:刘西尧被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九、1963年12月4日:钱信忠被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十、1964年10月4日:中共中央批准,二机部党委由刘杰任书记,刘西尧、刘伟任副书记。十一、1965年2月28日:国务院任命李觉为二机部副部长。十二、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命刘西尧为二机部部长。十三、1977年1月15日:刘伟被任命为二机部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二机部部长。十四、1977年8月16日:牛书申、李觉被任命为二机部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雷荣天、王介福、苏华、姜圣阶为二机部副部长。十五:1978年6月16日:周秩、王淦昌被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刘淇生、张献金为二机部顾问。十六、1979年4月16日:刘淇生、张丕绪、赵敬璞、刘玉柱、刁筠寿、王侯山被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十七、1982年4月9日:张忱被任命为核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刘书林为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蒋心雄、赵宏为副部长;姜圣阶为科技委主任,王淦昌、邓稼先为副主任;李觉、周秩、刁筠寿、张道容为顾问。十八、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将二机部改名为核工业部。十九、1983年6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任命蒋心雄为核工业部部长。二十、1983年6月26日:中共中央通知,蒋心雄为核工业部党组书记,张忱任核工业部顾问。二十一、1983年10月5日:周平被任命为核工业部副部长。二十二、1983年12月13日:陈肇博被任命为核工业部副部长。二十三、1986年4月:李定凡被任命为核工业部副部长。二十四、1988年5月3日:国务院任命蒋心雄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肇博、赵宏、李定凡、黄齐陶为副总经理。二十五、1988年8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能源部关于组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报告,国务院原则同意这个报告,并责成能源部协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抓紧组建工作。二十六、1988年9月15日:中核总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成立。二十七、1989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中央同意成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党组,蒋心雄任党组书记,陈肇博任党组副书记。同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通知,同意赵宏、李定凡、黄齐陶、闵耀中、马福邦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二十八、199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任命闵耀中为中核总党组纪律检查组组长。二十九、1991年6月17日:国务院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分别发文通知,昝云龙任中核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三十、1993年12月21日,国务院任命李玉仑为中核总副总经理。三十一、1995年1月27日:国务院决定,任命张华祝为中核总副总经理。三十二、1995年4月24日:国务院决定,任命傅锐为中核总副总经理。三十三、1997年6月13日:中共中央通知,中央批准张华祝任中核总党组副书记。三十四、1999年4月13日:国防科工委召开会议,宣布国务院已批准5个军工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方案和10个企业集团筹备组成员名单。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方案,中核总将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筹备组的组长为李定凡,成员有康日新、孙勤、李忠良、黄国俊、钱福源、徐福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筹备组的组长为穆占英,成员有王寿君、吕华祥、时传清。三十五、1999年7月1日: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公司在京宣告成立。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副书记、国家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在会上宣读了十大集团公司领导成员名单。李定凡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任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孙勤、李忠良、黄国俊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钱福源、徐福顺任党组成员。穆占英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王寿君、吕华祥、时传清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三十六、2001年6月:王炳华、孙又奇被任命为中核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三十七、2003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任命康日新同志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9月28日,中核集团公司召开总部和京区单位领导干部会议,中组部副部长王东明宣布了中央的这个决定并作重要讲话。

天津工业大学mba的考试

MBA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1、初试为全国MBA联考考试科目:299-MBA联考英语、199-MBA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组织命题。具体内容以今年MBA联考考试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为准。考试时间:2013年1月5日(以准考证为准)进行,考试地点由报考点指定。初试分数线由教育部和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划定。2、复试复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英语口语与听力、综合素质面试。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天津工业大学mba的专业方向

01财务金融02市场营销管理03人力资源管理04创业管理

天津工业大学mba含金量

天津工业大学MBA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的管理教育项目。项目尊重MBA教育规律,以挖掘管理精英职业发展潜能、引领中国企业变革实践为使命,致力于培养想做事、敢做事、擅做事、能共事的管理者和创业者,通过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正日益成长为创业领域与纺织服装行业值得社会信赖、极具内涵的MBA品牌。特色项目有:创业-职业教育、哈佛式课堂特色课程有:战略与组织管理(含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管理;创新创业管理等。【学习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笔试是全国联考的,每年分数线基本和国家线持平,次年3-4月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英语口语与听力、综合素质面试。衡量MBA含金量的国际认证AACSB International (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成立于1916年。最早由美国17所知名大学商学院联合发起,全球最权威商学院认证、世界管理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认证机构。AACSB教育认证制度之严、标准之高、冠居全球,世所公认,AACSB平均认证时间需要5—7年。AACSB提供权威的商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会计学科的认证,并非所有AACSB会员单位都取得了AACSB认证,只有达到“认证标准”的会员单位才被称为“认证会员单位”,全世界仅有5%的商学院取得了这项精英认证。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推出的EQUIS(EuropeanQualityImprovement System),晚于AACSB,该认证于1996年起推行,2006年2月,为全球范围内90家商学院颁发了证书。EQUIS以其评审的全面及严谨而著称,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认证体系之一,取得EQUIS认证的平均耗时为1~2年。起初为三年期认证,续认证的五年期认证才是EQUIS认证对于商学院的最高评价,表明该商学院全面达到EQUIS的认证标准,并在某些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AMBA全称是Association of MBAs,是针对商学院MBA项目的国际认证体系,于1967年在英国成立,专门从事MBA的质量认证的独立机构。AMBA除了证明商院的质量外,还能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以便他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在全球47个国家,共仅有200余所商学院通过了AMBA认证。此外通过AMBA认证的,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hinese Advanced Management Education Accreditation,简称CAMEA)工作启动于2012年,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专业学位教育认证。

天津工业大学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关于天津工业大学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已经发布。深空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天津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的详细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一、学校计划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天津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是首批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的重点建设大学,同时也是首批“111计划”和“卓越大学联盟”成员以及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建设大学。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天津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获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5.计划招生人数:400人三、培养方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其中全日制只招收IMBA班。四、学制与学费学制一般为2年。全日制学费8.8万元,非全日制学费14.8万元。2022年非全日制只招收定向生。五、面试要求全日制IMBA班不设提前面试,IMBA班为正常批全英文面试;非全日制设有提前批面试和正常批面试,提前批面试办法详见天津大学MBA中心官方网站公布的《天津大学MBA招生提前批面试办法》六、奖学金计划1、提前批面试成绩奖励计划报考非全日制达到申请资质的考生,可申请提前批面试,提前批面试通过后,当年统考成绩达到国家A线且时事政治考核合格,可获得拟录取资格。提前批面试成绩排名优秀,且当年报考了天津大学MBA项目的考生,如当年统考成绩未能达到国家A线,则其提前批面试通过资格可保留至第二年(即2022年的提前批面试成绩可保留至2023年录取时有效)。2、奖学金计划天津大学MBA项目鼓励MBA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MBA项目从2022年秋季开始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力度,将向入学成绩优秀的考生提供丰厚的新生入学奖学金,向学业及综合表现优秀的在校生提供覆盖面广、种类多样的在校生奖学金。七、招生咨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工业上mbo 和pbo是什么意思

据我经验ABC是等腰RT三角形吗?如果是,OMN为RT三角形倍长NO至P,连接BP,MP三角形CNO和BPO全等你应该会证明吧(边角边)则CN=BP,角NCO=角PBO,进一步有角MBO+角POB的=90°BM+AM=AB=AC=AN+CN=BM+CN=BM+BP看一头一尾,则AM=BP,再看三角形AMN和BPMAM=BP角MBO=角NAM=90°AN=BM得两三角形全等,则MN=MP则三角形MNP为等腰三角形又O是NP中点三线合一得角MON=90°

你好 我想问一下收入法增加值就是工业增加值么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收入法增加值,以下是帮你找的资料,可以参考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如何计算工业增加值

什么是工业增加值举个例子吧!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公式

法律主观:工资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本期工资额-基期工资额)/基期工资额*100%。劳动者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组成部分;并且工资会随着物价上涨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提高。

工业增加值如何简易计算

计算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你也可以看看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1809.htm

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如何计算

工业增长速度是依据工业增加值计算。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目前,由于受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年度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相关资料从《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表中获得;月度增加值采用推算办法,即用月度总产值乘以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拓展资料:什么是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

2004年的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谁能提供下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2.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12亿元,增长31.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5448亿元,增长3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455亿元,增长25.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237亿元,增长40.1%。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5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21亿元,增长19.5%;上缴税金959亿元,增长26.4%。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扩展资料: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于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3市场价格的原则当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收入法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扩展资料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该怎么样计算?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 (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 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 4、计算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 5、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具体项目构成见下表) 三、增加值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的计算 该指标的计算与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若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该部分成本,则计算工业总产值时要包括这部分价格;否则,不包括。 由于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时间不一致,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往往难以取得同口径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错月使用”的办法进行处理。即使用上月会计核算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格代替本月数,至年底一次性调整。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该指标应为本期折旧,而不是累计折旧。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要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期初数取得。 (三)“修理费”的计算“修理费”是指本企业对外支付的修理费用,属中间投入,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修理。 (四)计算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所使用的价格 计算工业总产值使用“生产者价格”,即工业品出厂价格;计算中间投入使用“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分别为当期的平均生产者、购买者价格。 (五)实物收入与中间投入的界限 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产品和服务应该计入“劳动者报酬”还是计入“中间投入”,要根据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用途而定。如果是主要用于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就计入“中间投入”;如果是满足劳动者自身的需要, 对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有改善和提高,就计入“实物性收入”,即属“劳动者报酬”范畴。 (六)如何划分计入“中间投入”中的“保险费”和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的“保险费” 企业所投保险到底是计入“中间投入”还是计入“工业增加值”,要视保险对象而定。如果是为本企业劳动者个人所投保险,如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统筹保险等等,就计入“劳动者报酬”,属“工业增加值”;如果是为本企业的产品、财产等所投保险,就计入“工业中间投入”。 (七)“大修理费用”的处理 按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不再提取大修理基金,当期发生的“大修理费用”与中小修理一样摊入成本,所以本期固定资产折旧中不再包括大修理费用,即“大修理费用” 应计入“中间投入”,而不应计入“工业增加值”。如果个别企业没有执行新财会制度,仍然计提有“大修理基金”,那么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本期固定资产折旧中仍要包括本期大修理基金,本期工业中间投入中不包括该部分“大修理基金”。 (八)“废品废料”的处理 该指标是指当年生产的已出售的废品废料价值量以及未计入产值的副产品的销售值。该部分价值应计入“工业总产出”,同时计入“工业增加值”。其资料可从销售部门取得或取自会计明细表“废品废料价值”和“副产品价值”。若企业已将这部分价值计入“工业总产值”,在计算总产出时就不再计算。 附件: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表 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品产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是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是反映工业产品总量的两项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核算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是工业生产的范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果。其次,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都遵循最终产品的核算原则。它们核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再次,工业增加值总量计算的基础来自于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差额价值。 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原材料等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值所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周转量。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没有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什么?是怎样计算的?

增加值是反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的价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按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参考公式为:增加值=全年应发工资总额+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本年应交税金-储备粮油差价-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增值税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或者: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指生产经营中材料等的中间投入)

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是什么啊??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概念是什么,怎样计算

增加值是反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的价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按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参考公式为:增加值=全年应发工资总额+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本年应交税金-储备粮油差价-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增值税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如何快速的计算,能够快速的计算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1、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意义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  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  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  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②工业中间投入  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2〕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二是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三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的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a.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b.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类。  a.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  d.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4〕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  a.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b.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③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1)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反映企业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数: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制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必须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按国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年初(末)未抵扣数:是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才会出现未抵扣数,年初(末)未抵扣数必须小于等于零。  上述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项目均可以从会计的“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的有关项目取得。  小规模纳税企业,不分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其本期应交增值税直接以销售额乘以征收税率(6%)计算。  有出口退税的企业,如果出口退税出现跨年度的情况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应加以调整,按本年应得出口退税计算,调整后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现价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本年进项税额×(原材料消费总值/原材料购进总值-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怎么算啊?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增加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即为总能耗除以工业增加值所得的数值,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万元。拓展资料: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是一定时期企业单位综合能源消费量与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简单的)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以上就是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是什么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扩展资料: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作用:一是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单位GDP能耗是将能源消耗除以GDP,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强度关系,即每创造一个单位的社会财富需要消耗的能源数量。单位GDP能耗越大,则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二是间接反映产业结构状况、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构成和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内容。从影响单位GDP能耗的因素可以看到,单位GDP能耗的大小也或多或少地间接反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三是间接计算出社会节能量或能源超耗量。四是间接反映各项节能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起到检验节能降耗成效的作用。为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可以间接反映本年度各项节能政策措施的效果, 起到检验节能降耗成效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耗指标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   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②工业中间投入   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2〕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二是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三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的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a.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b.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类。   a.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   d.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4〕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   a.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b.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③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1)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反映企业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数: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制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必须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按国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年初(末)未抵扣数:是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才会出现未抵扣数,年初(末)未抵扣数必须小于等于零。   上述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项目均可以从会计的“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的有关项目取得。   小规模纳税企业,不分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其本期应交增值税直接以销售额乘以征收税率(6%)计算。   有出口退税的企业,如果出口退税出现跨年度的情况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应加以调整,按本年应得出口退税计算,调整后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现价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本年进项税额×(原材料消费总值/原材料购进总值-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每天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人数。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相加之和被2除求得。开工不满全月的新建单位(月中开工或月末开工)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开工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被报告月日历日数除求得。   年平均人数是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四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被四除求得。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等。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怎么计算?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什么是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什么?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增加值指标包括什么?工业增加值指标包含: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费、保险费、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3.市场价格的原则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以上就是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怎么计算

一、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二、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1、生产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扣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生产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收入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扩展资料:工业增加值的实际应用:1、目前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年度工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所含四个部分的资料通过“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表中基础数据计算得到。月度统计对时效性要求较高,难以取得详细的财务核算资料,无法直接计算,因此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采用推算的计算方法,即根据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得到工业增加值率,用月度工业总产值,乘以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业增加值。2、工业增加值分两部分统计,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自2011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级上报数据的汇总资料,利用分行业增加值率进行测算;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根据抽样调查推算的资料,利用分行业增加值率进行测算。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工业增加值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以上就是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什么?是怎样计算的?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参考公式为:增加值=全年应发工资总额+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本年应交税金-储备粮油差价-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增值税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或者: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指生产经营中材料等的中间投入)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②工业中间投入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扩展资料具体计算方法1、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2、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不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扩展资料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税金+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的?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怎样计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一、生产法1、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2、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于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是什么?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 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公式: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税金+利润 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 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是什么?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是怎么算的?

什么是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大于200万的或者国有企业. 商业企业:年销售额大于500万的或者国有企业. 其他行业都不叫规模以上或者以下.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请问工业统计报表中增加值的含义 及其计算方法

增加值是反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的价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按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参考公式为:增加值=全年应发工资总额+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本年应交税金-储备粮油差价-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增值税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

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⑴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工业中间投入 指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耗的外购物质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掉(包括本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等)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工业中间投入包括外购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修理费、仓储费、利息支出、保险费、职工教育费等各种服务费。不包括外购产品和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工业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可根据会计科目归纳填报。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 直接材料 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可从会计核算产品的成本项目中的“直接材料”项取得。不含烧油特别税。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的“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 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的办法倒算。 利息支出 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⑵收入法(分配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 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的那部分价值,即为补偿生产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规定比率提取的基本折旧,另一部分是为恢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损耗部分的价值而发生的大修理费用。 本项中的基本折旧部分可从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本年折旧”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年报)”中“固定资产折旧”项“金额”栏取得;大修理费用部分由于资料取得比较困难,这部分费用可暂不计算。 劳动者报酬 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劳动者报酬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货币工资及收入,包括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薪金、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二是实物工资,包括企业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三是由企业为劳动者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具体包括生产单位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劳动、待业、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 本项可根据统计或会计资料分析归纳取得。主要有: 工资 根据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主营业务应付工资”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中本期转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科目的应付工资贷方发生额归纳取得。 福利费 根据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中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提取的福利费计算。 保险费 根据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劳动、待业保险费”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或“管理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等项归纳取得。 生产税净额 指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生产税 指政府向企业征收的有关生产、销售、购买、使用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税金,包括各种利前税。生产税有三种形式,一是含在物质产品和服务价格中的,由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税金,如产品税、营业税等;二是不含在物质产品和服务价格中而由购买者直接缴纳并由企业代征的税金,如烧油特别税、特别消费税等;三是依照规定向政府支付的有关费用。 生产税主要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关税等,以及按规定缴纳的各种费用,如水资源费和水、电、煤附加等。生产税可根据工业统计报表中的“财务状况”表或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项(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和“管理费用”科目中的税金项(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及会计“应交税金”科目中的增值税、盐税等项的本期应交数计算取得。缴纳的各种费用可根据企业有关会计资料查找。 生产补贴 指政府既为控制价格又要扶持生产而支付给生产部门的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资料可从工业统计报表中的“财务状况”表或会计“损益表”中的“补贴收入”项取得。 营业盈余 指社会总产品扣除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后的剩余部分。计算公式为: 营业盈余=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关闭和停产企业,只统计关闭和停产以前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如果某些关闭和停产企业,在主要产品停产以后尚进行一些小商品生产,则这部分小商品生产的增加值仍应计算。

怎样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ue004

用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公式是( )。

【答案】:D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其中,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怎么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速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产值增加值如何计算?

工业总产值=当前生产量*当前平均售价工业增加值=流转税+营业利润+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折旧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计算流转税需要分税种一一计算.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怎么算的?

什么是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大于200万的或者国有企业. 商业企业:年销售额大于500万的或者国有企业. 其他行业都不叫规模以上或者以下.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扩展资料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怎么计算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调查制度,工业增加值计算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以及工业个体经营户。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增加值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工业个体经营户增加值以生产法的计算结果为准。 在计算中,首先分别计算3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个行业门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 + 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法和收入法增加值数据的调整 从理论上讲,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结果应基本一致。但是,由于部分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和水平达不到增加值核算要求,往往使得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呈现出不同程度偏差。一般情况下,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偏大,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偏小,因此有必要将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增加值进行加权平均,使工业增加值更加接近实际。鉴于经济普查方案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指标较为详细,便于增加值核算和调整,因此,国家统计局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调整方法如下: 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工业增加值×0.75 +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0.25 (二)一般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一般年份(非普查年份),将工业增加值分成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两个部分分别计算,再加总全部工业增加值。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是生产法增加值经过调整计算的结果;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以工业总产值乘以工业增加值率的计算结果为准。 在计算中,先分别计算3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个行业门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 × 增加值调整系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中间投入+规模以上工业本年应交增值税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 × 增加值率(%) 其中: 增加值调整系数=经济普查调整后的增加值÷经济普查调整前的生产法增加值 (三)月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月度工业增加值计算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规模以上工业月度增加值,并使之与经济普查和一般年份数据相衔接,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2月下发了《关于调整月度工业发展速度中增加值率计算方法的通知》(国统字〔2006〕49号),对月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了新的规定。 在计算中,先分别计算国民经济行业中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9个行业大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上年度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率(%) 上年度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率(%)= 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率调整系数 增加值率调整系数=经济普查调整后的增加值率÷经济普查调整前的生产法增加值率 其中:“增加值率调整系数”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各省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并反馈各省使用。

工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计算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怎么计算请举例说明一下?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法,另一种是收入法。生产法: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 - 工业中间投入 + 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 固定资产折旧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营业盈余。下面是一个例子:假设某工业企业本年度生产的产品为100万元,其中原材料成本为40万元,工资及福利为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5万元,其他杂费为20万元,则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 - 工业中间投入 + 本期应交增值税 = 100 - 40 + 20 + 15 + 20 + 应交增值税 = 95万元。注意,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需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准确计算,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也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工业增加值计算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于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

工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   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②工业中间投入   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2〕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二是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三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的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a.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b.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类。   a.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   d.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4〕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   a.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b.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③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1)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反映企业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数: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制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必须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按国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年初(末)未抵扣数:是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才会出现未抵扣数,年初(末)未抵扣数必须小于等于零。   上述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项目均可以从会计的“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的有关项目取得。   小规模纳税企业,不分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其本期应交增值税直接以销售额乘以征收税率(6%)计算。   有出口退税的企业,如果出口退税出现跨年度的情况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应加以调整,按本年应得出口退税计算,调整后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现价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本年进项税额×(原材料消费总值/原材料购进总值-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企业每天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人数。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相加之和被2除求得。开工不满全月的新建单位(月中开工或月末开工)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开工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被报告月日历日数除求得。   年平均人数是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四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被四除求得。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以上就是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怎么计算。【要简单一点,要不看不懂】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2、收入法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扩展资料实际应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年度工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所含四个部分的资料通过“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表中基础数据计算得到。月度统计对时效性要求较高,难以取得详细的财务核算资料,无法直接计算,因此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采用推算的计算方法,即根据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得到工业增加值率,用月度工业总产值,乘以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业增加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x0dx0a一是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x0dx0a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x0dx0a二是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x0dx0a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类,主要分析如下:一、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补充:工业增加值增速是什么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计算方法如下: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报告期工业增加值/基期(上期)工业增加值-1)×100%。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就是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法律分析: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 工业增加值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生产法是用总产值减去全部物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出 - 工业中间投入这里的中间投入从会计角度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物资(办公用品、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业的劳务费等等,总之,与进项税相关的采购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内。收入法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折旧查看累计折旧科目。理论上讲,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结果一样的现象。原因是有些取值不一,如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混淆。所以用不同方法计算增加值时应注意这点。

工业增加值怎么算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生产法、分配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相应指标1、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2、工业中间投入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②工业中间投入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扩展资料具体计算方法1、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2、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不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工业增加值

西北工业大学和四川大学通信考研哪个好上

四川大学。根据查询西北工业大学官网和四川大学官网显示,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346分,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323分。四川大学通信分数低,好上。

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艺术类学院哪个好?

我推荐的院校是大连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无论是艺术生还是文理生,首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名气,大连工业是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大学之一和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而大连工业大学是原先的大连轻工业大学,是我国的四大轻工业大学之一,纺织设计类的艺术专业很好,至于大连交通大学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好像与艺术生的专业不沾边,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指无论去哪个学校都要看所报考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如果是理科考生轨道专业的报考大连交通大学还很不错,至于艺术生我建议考虑另外两个院校。我就是艺术生,零八年毕业,艺术生为了以后的发展报考大学还是首先考虑艺术专业的教学水平的,很多综合类大学都是为了“综合”而加上艺术专业的,艺术专业并不是他们的专长,而只是附加,如果你的同事的孩子是属于理科艺术生女生的话我觉得大连工业大学的设计专业不错,如果是男生我觉得还是去大连理工大学的艺术专业。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好的名气,那就去大连理工,国家重点院校。======================================================================大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大连机车车辆学校、大连铁道学院,隶属于铁道部,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大连,改称为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校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唯一布点,以轻纺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经过50年的建设,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现代消费产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艺术设计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2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大学之一和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由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 2003年12月,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31所中央管理的全国重点高校(副部级高校)之一。大连理工大学是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高校和全国首批17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机关设28个内设机构(正处级)和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办公室。(一)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关政务工作,制定机关工作制度;负责机关文电、机要、档案、信访、会务、接待、督查督办、政务信息、安全保卫等工作;负责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负责机关办公设备配备、车辆管理;联系委管驻外办事处;指导机关服务中心工作;负责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指导并监管下属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工作。(二)政策法规处(研究室)研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问题;组织研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措施,提出政策建议;组织起草工业和信息化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及综合性政策文件;指导系统普法工作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负责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负责对委托执法单位执法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监督执法;推进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三)综合处综合分析工业经济形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参与工业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指导大企业培育和企业直接融资工作,负责中小、非公企业的上市培育;参与企业深化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工作;承担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有关事务。(四)发展规划处研究提出工业、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投资政策建议;拟订工业投资及工业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促进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光电子、石化、生物化工、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承担有关投资管理工作;协调并推动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五)产业政策处组织制定工业、信息化发展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拟订产业调整目录,制定有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负责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综合指导工业和信息化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六)经济运行处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运行态势,分析行业形势并发布有关信息;拟订行业经济运行调控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综合平衡调配生产和运行要素;协调推进银企合作,指导企业扭亏增盈和市场开拓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业预警机制,提出动用国家及省储备物资的建议,承担行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指导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七)电力保障处负责电力运行监测、预测和协调工作,提出电力运行的政策措施建议;拟订并组织实施电力运行应急方案,监管电网调度,协调解决电力运行中的有关问题,保障电力运行安全;负责电力运行和电力行业行政执法;组织实施煤炭和电力调度,承担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推进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大用户直供和矿电结合。(八)交通与物流处配合协调交通综合运输计划的实施,负责协调铁路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监测分析工业物流企业运行态势,拟订工业物流企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和推进工业物流企业发展;拟订汽车更新政策和行业规划,负责报废汽车回收监督管理。(九)原材料工业处(云南省黄金管理局)负责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石化、化工、建材、农药等行业管理;承担原材料工业发展监测分析,研究原材料市场动向,协调原材料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拟订原材料工业经济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承担农业化学物质行政保护有关工作;承担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十)装备工业处负责通用机械、专用设备、电子信息设备及产品、汽车、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管理;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承担装备工业发展监测分析,编制专项发展规划,研究产业政策,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十一)消费品工业处负责轻工、纺织、家电、燃料乙醇等的行业管理;承担消费品工业发展监测分析,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拟订专项发展规划、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行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广,组织实施轻纺工业行业重大专项。(十二)食品药品工业处负责食品、药品的行业管理;承担行业发展监测分析,提出行业发展报告和建议,拟订专项发展规划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进生物制药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广,组织实施行业重大专项;承担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和国家药品储备管理工作。(十三)盐务管理处(云南省盐务管理局)负责盐业行政管理;拟订盐资源开发、盐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调销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盐业行政执法工作,指导和督查各级盐务管理工作;负责盐业统计分析和储备盐管理工作;负责盐产品碘剂、添加剂、标志和包装物的监督管理;承担盐业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十四)工业园区处组织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科学布局;实施重点工业园区管理,促进产业聚集、企业集群发展;指导工业园区软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承担工业园区发展监测分析,提出发展报告和建议,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十五)技术创新处指导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编制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规划及新产品开发计划,拟订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负责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认定和评价企业技术中心,负责有关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监管;指导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培育工业品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十六)节约能源处(云南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工作办公室)参与拟订能源节约规划,拟订工业、信息化的能源节约政策和年度节能计划;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节能工作并组织协调有关工作,提出行业专项节能项目和资金计划安排意见;负责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组织实施行业重大节能示范工程及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承担行业节能产品能效标识管理工作;拟订行业主要产品能耗限额和考核标准,负责行业节能监察工作,组织开展行业节能宣传、培训。(十七)资源综合利用处参与拟订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拟订工业、信息化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工业、信息化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含电厂)认定及监督指导工作;组织协调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十八)中小企业处指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监测分析运行发展态势,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和对外交流合作,指导中小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负责云南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十九)企业服务体系处负责提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并推动体系建设;指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培训、公共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维权保护的平台建设;协调处理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投诉,维护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合法权益;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二十)网络和信息资源管理处负责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负责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编制电子政务建设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指导、协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协调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应用系统及平台建设;组织指导电子政务应用推广和绩效评估工作;协调促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融合;配合开展网络环境和信息治理。(二十一)信息化推进处指导推进信息化工作,编制信息化行业规划、电子政务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助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导协调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社会信息化发展;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指导和推进软件、系统集成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二十二)信息安全协调处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牵头拟订信息安全检查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二十三)无线电管理处负责拟订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和行业技术标准;编制无线电频谱规划;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与指配;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核发电台执照,管理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台址资源,组织无线电监测;协调无线电通信应急保障;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边境地区及涉外无线电管理工作。(二十四)无线电监督检查处负责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承担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综合治理和协调保护工作;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配合开展无线电安保和维稳工作;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负责专项经费预算,管理派出机构固定资产。(二十五)煤炭行业管理处负责提出煤炭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依法整顿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负责煤炭经营资格证颁发;负责煤炭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负责开办煤矿审批;指导煤矿基础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和瓦斯等级鉴定,负责煤矿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指导煤矿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作。(二十六)煤炭生产安全技改处负责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矿井整顿关闭,组织指导煤矿生产、技术改造,负责煤矿技改项目核准;负责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负责煤矿建设项目设计审批;负责煤炭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认证;指导煤炭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煤炭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负责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督促落实整改,参与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二十七)煤炭企事业管理处负责煤矿矿长资格证颁发;指导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拟订煤炭工业体制改革、企业改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推进煤炭企业深化改革,指导煤矿改革发展,培育大中型煤炭企业集团;负责指导省煤炭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二十八)人事处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指导工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干部培训;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外事管理工作。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离退休人员办公室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工作。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加快制定和完善粮食、油脂、肉类、饮料、水产品、果蔬加工等重点食品行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明确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基地、生产规程、产品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必备条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按照《“十二五”期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明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堵塞监管漏洞,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部门间、地方间的协调联动,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整合资源,提高监管能力。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标准,健全食品加工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关键检测设备国产化,着力推进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督促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设备配置,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监管部门的检验检测能力,严格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提升国家及省、市、县各级食品监测机构的检验设备水平,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建立和完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主动召回、责令召回及退市制度,明确食品召回范围、召回级别、召回处置等具体规定,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实可行。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申诉投诉处理制度,加强申诉投诉处理管理。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重点加强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项目检测,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投诉管理制度、不合格产品追溯制度、食品退市召回与应急处理制度。开展质量安全诚信对标达标活动,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和食品安全措施改进;建立健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尊重消费者监督权利,保障监督渠道畅通,促进社会监督。 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支持骨干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大、小型企业做精,规范小企业、小作坊经营,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支撑、小(微)型企业为基础的共同发展新格局。坚持市场化运作,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引导和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新兴食品产业。积极适应食品消费需求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培育新的食品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培育壮大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产业,增强品牌企业实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食品工业企业群体。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明确淘汰要求,量化淘汰指标和规模,分年度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地和具体企业。重点在粮食加工、肉类屠宰加工、发酵、酿酒、乳制品等产能严重过剩领域,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要求,淘汰生产能力12000 瓶/时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装生产线,150 瓶/分钟以下(瓶容在250 毫升及以下)的碳酸饮料生产线,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20 吨以下浓缩、喷雾干燥等设施,200 千克/小时以下的手动及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3 万吨/年以下酒精生产线(废糖蜜制酒精除外),3 万吨/年以下味精生产装置,2 万吨/年及以下柠檬酸生产装置和年处理10 万吨以下、总干物收率97%以下的湿法玉米淀粉生产线等。 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建立以企业为应用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创新战略联盟,逐步解决大企业技术和市场需求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脱节、中小企业缺乏科技支撑的问题,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增加食品科技领域的投入。建立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开发相融合的投资格局。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资源,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健全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龙头、以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分中心为基础的工程化研究和应用体系,提高工程化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国家级各类实验室全面向社会开放,提供科学技术研究、仪器设备使用、人才培养等服务。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有利环境,依托食品领域的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科研基地,培养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食品科技创新团队。鼓励高等院校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夯实创新人才基础。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以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自主创新为重点,加强食品原料质量控制、食品品质与营养、有害物迁移规律等基础研究,支持食品物性修饰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推进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大宗食用农产品、特色传统食品加工等工业化、现代化重大关键技术。 以提高食品装备制造能力、自主化水平,支撑食品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目标,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突破食品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与过程检测、节能减排、质量控制、监测与检测、安全卫生共性技术与标准等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加快装备自主化进程,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在通用装备方面,选择一批具有良好技术与产业基础的企业,重点支持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关键与成套设备,建成一批国产化、智能化、成套化装备生产基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食品杀菌方面,重点开发大型智能化连续超高温瞬时灭菌、膜除菌、粉类胶体物料杀菌、微波杀菌等装备;食品节能干燥方面,重点开发热风高效节能干燥、太阳能干燥、热泵干燥以及真空微波组合新型干燥装备;食品高效分离与浓缩方面,重点开发大型高速碟片离心、卧螺离心、膜分离、芳香物质分离提纯、膜式错流过滤及高效蒸发浓缩等装备;食品冷冻冷藏方面,重点发展真空冷却、流态化速冻、双螺旋速冻、钢带速冻以及高效制冰等装备;包装装备方面,重点开发高速无菌灌装设备、高速吹瓶设备等。在行业专用装备方面,重点发展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禽畜屠宰加工装备和饮料制造、食品包装及食品检测与控制等装备。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生产设施、工艺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加强粮食、植物油、畜禽、糖料、果蔬、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推进专用装备和检测仪器设备自主化和公共服务平台、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等,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支持小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开发“专、特、新”产品。围绕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加快中华特色名优食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大力振兴“中华老字号”。推进节能减排。全面落实《节能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重点在发酵、酿酒、制糖、淀粉、速冻食品、肉类屠宰加工等行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推广高效节能、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食品工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水平,加大“三废”治理和废水循环利用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发展食品产业集群。推广产业集群示范,在具有资源优势、物流和消费集中的地区,依托经济实力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食品骨干企业,增强配套功能,加强专业分工协作,整合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工业园区,培育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精、特”中小企业为支撑,配套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物流建设、融资平台等多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特色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鼓励食品工业企业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和相互协作,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各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促进各环节有效衔接,加快产业链间的集成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调发展。 提升食品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丰富市场营销方式。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支持食品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开发应用可追溯信息技术,建立集信息、标识、数据共享、网络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统。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等行业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食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种养殖、收购、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应用,逐步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关键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监控。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等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公共应用平台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服务网点为载体、以培训服务为重点、以公共信息服务为支撑”的食品工业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促进食品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建立健全食品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体系。

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如何结转?

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本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x0dx0ax0dx0a[编辑]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x0dx0a  不同的企业。按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x0dx0ax0dx0a  1.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单步骤生产:也叫简单生产,是指生产技术上不间断、不分步骤的生产。如发电、熔铸、采掘工业等。②多步骤生产也叫复杂生产,是指技术上可以间断、由若干步骤组成的生产。如果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不能并存,不能颠倒,要到最后一个步骤完成才能生产出产成品,这种生产就叫连续式复杂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如果这些步骤不存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可以同时进行,每个步骤生产出不同的零配件,然后再经过组装成为产成品,这种生产就叫装配式复杂生产。如机械、电器、船舶等: x0dx0ax0dx0a  2.按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大量生产。它是指连续不断重复地生产同--品种和规格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一般品种比较少,生产比较稳定。如发电、采煤、冶金等。大量生产的产品需求一般单一稳定,需求数量大。②成批生产;它是指预先确定批别和有限数量进行的生产。这类生产的特点是品种或规格比较多,而且是成批轮番地组织生产。这种 生产组织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③单件生产。它是根据订单,按每一件产品来组织生产。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并不多见。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而复杂的产品。如重型机械、造船、专用设备等。 x0dx0ax0dx0a  不同的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例如,有的企业只要求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有的企业不仅要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且还要计算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有的企业要求按月计算成本,而有的企业可能只要求在-批产品完工后才计算成本等。成本管理要求的不同也是影响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一个因素。 x0dx0ax0dx0a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x0dx0a  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计算的方法也不--样。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二 是成本计算期不同。三是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分配情况不同。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x0dx0ax0dx0a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 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 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x0dx0ax0dx0a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牛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x0dx0ax0dx0a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求工业企业会计分录大全

一、 购进时:1、购进材料,材料未入库借:材料采购(包括运杂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付款或支票)或:应付票据 (商业汇票) 应付账款 (款未付)或:现金2、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XX材料 贷:材料采购二、 生产过程1、从仓库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领用材料) ——B产品 (B产品领用材料) 制造费用 (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领用材料)贷:原材料——XX材料2、计算(结转)本月工资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工人工资) B产品 (B产品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 (厂部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含财务人员)贷:应付职工薪酬3、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4、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5、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或下年度报刊杂志费(房租费或保险费)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6、摊销(或分摊)保险费等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7、计提(或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8、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借:预提费用 (前两个月已预提的利息)财务费用 (本月的利息)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利息)9、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 (车间设备折旧)管理费用 (厂部固定资产折旧)贷:累计折旧10、职工报销药费借:应付职工薪酬 (在职职工) 管理费用 (退休人员) 贷:库存现金11、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借: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办公用)制造费用 (车间办公用)贷:库存现金12、出差人员借支差旅费借:其他应收款——XX贷:库存现金13、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多借、退回余款)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报销的金额)库存现金 (退回的款项) 贷:其他应收款——XX (原来借支的金额)14、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少借、补足款项)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付收款—XX (原来借支的金额) 库存现金 (补足的现金)15、月末,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制造费用16、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XX产品贷:生产成本——XX产品三、 销售时1、销售产品,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 (收到支票或存款存入银行)或:应收票据 (收到商业汇票)或:应收账款 (未收到款项)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2、销售产品,用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借:应收账款——XX单位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代垫的运杂费)3、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展览费、销售过程运杂费等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4、收回欠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XX单位5、结转已销售产品的销售(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6、销售材料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结转出售材料的成本借:其他业务支出贷:原材料——XX材料8、计算销售税金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XX税 (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四、 筹集资金时1、收到投资借:固定资产 (设备、房屋)或:银行存款 (货币资金)无形资产 (专利权等)贷:实收资本2、向银行借入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一年以内)或:长期借款 (一年以上)3、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贷:实收资本五、利润的核算1、罚款收入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2、罚款支出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3、结转损益类账户A、结转收入类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B、结转费用,成本类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4、计算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6、向股东分配普通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7、支付股利借:应付股利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8、交纳所得税、营业税等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贷:银行存款等六、财产清查时(一)批准前1、盘盈存贷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盘盈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待处理财产损溢3、盘亏存贷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4、盘亏固定资产借:累计折旧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固定资产(二)批准后 1、盘盈存货的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2、盘盈固定资产的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3、盘亏存货的处理借:管理费用 (定额内合理损耗)其他应收款——XX (责任人赔偿)营业外支出 (自然灾害、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盘亏固定资产的处理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常用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工业行业会计分录大全主要介绍了工业企业的全部日常经营业务,囊括了会计核算的各种情况,为财会人员日常处理业务提供参考。一、 购买过程购进某化工甲材料25吨,不含税价2000元,税率17%。用支票支付20000,现金支付8500元,余款6个月后支付老会计分享工业企业的会计分录汇总大全!会计干货!1、购进材料,材料未入库借:材料采购(包括运杂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付款或支票)或:应付票据(商业汇票)应付账款(款未付)或:现金以上所购甲化工材料25吨验收入库。2、材料入库借:原材料——XX材料贷:材料采购二、 生产过程1、制造A产品从仓库领用甲材料20吨,制造B产品领用甲材料10吨,车间零星领用1吨,办公室其他用途领用0.5吨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领用材料)——B产品 (B产品领用材料)制造费用 (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领用材料)贷:原材料——XX材料2、计算(结转)本月工资本月计提工资150000,其中,A产品借:生产成本——A产品 (A产品工人工资)B产品 (B产品工人工资)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 (厂部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含财务人员)贷:应付职工薪酬3、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4、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5、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或下年度报刊杂志费1500(房租费3000或保险费2500)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6、摊销(或分摊)保险费等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贷:待摊费用7、计提(或预提)本月银行短期借款利息5100元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8、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15300元借:预提费用 (前两个月已预提的利息)财务费用 (本月的利息)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利息)9、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35000,其中车间设备折旧20000,厂部资产折旧15000元借:制造费用 (车间设备折旧)管理费用 (厂部固定资产折旧)贷:累计折旧10、职工报销药费123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 (在职职工)管理费用 (退休人员)贷:库存现金11、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1200元,其中管理部门1000元,车间200元。借: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办公用)制造费用 (车间办公用)贷:库存现金12、张某出差借支差旅费1500借:其他应收款——XX贷:库存现金13、出差人员张某归来报销差旅费1000,退回余款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报销的金额)库存现金(退回的款项)贷:其他应收款——XX(原来借支的金额)14、出差人员甲归来报销差旅费500少借200、补足款项)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报销的金额)贷:其他应付收款—XX(原来借支的金额)库存现金 (补足的现金)15、月末,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贷:制造费用16、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A产品30吨,B产品20吨借:库存商品——XX产品贷:生产成本——XX产品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